劉翔如是 浮沉如斯--退役之后何去何從?【5】

2015年04月07日18:3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劉翔如是 浮沉如斯--退役之后何去何從?

(體育·專題)(19)奔“劉”遠去,心仍飛“翔”

  4月7日,劉翔在社交媒體發微博宣布正式退役。曾經的“翔飛人”終於正式離開賽道,做回一名普通人。但他的退役,也代表著中國田徑一個時期的“印記”的正式塵封。 那個改寫了奧運賽場田徑直道項目歷史的黃皮膚、黑頭發、笑容燦爛的上海小伙,那個曾經帶給中國人無限榮耀和自豪的跨欄飛人,即將離開他奮斗了二十多年的事業。過去的輝煌也好、低谷也罷,在劉翔宣告離開的時候,都讓人歷歷在目。曾經的“翔飛人”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而擺脫了期待與非議的劉翔即將展開人生新的篇章。圖為2014年9月11日,劉翔(右)與妻子葛天在上海出席慈善活動,向喜愛音樂的盲童贈送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音樂會門票。新華社發(曹海根攝)

  遲暮劉翔

  然而,人生無常,命運弄人。從人生低谷中艱難走出的劉翔再次因為跟腱的傷病,摔倒在了倫敦奧運會的預賽賽場上。

  “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戲劇性,我再次在奧運會上帶傷忍痛上場,雖然已經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但我當時真的很想替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我不想人們再罵我是懦夫、是臨陣脫逃的‘劉跑跑’。”在退役聲明中,劉翔這樣回憶彼時的心路歷程。

  然而,在那時那地,不少人難以承受這種在期望與失望間的大起大落,一如北京奧運會之后那樣,針對劉翔的各種非議開始蔓延開來。迫於贊助商壓力而上場?假摔?面對這一切,劉翔在很長的時間裡選擇了默默承受。

  手術、康復、訓練、為復出做准備,29歲的劉翔開始了又一個痛苦而漫長的輪回。

  “人生的跑道還很長,還有很多的欄等著我去跨越。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一定努力去跨好人生新的一欄。”2012年9月當選“感動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時,劉翔曾經這樣說。

  人們猜測劉翔要退役了。關於劉翔退役的猜測自從北京奧運會后就一直沒有中斷過。2009年6月,“劉翔傷重難愈即將宣布退役”的謠言甚囂塵上,上海體育局的相關負責人不得不出來辟謠,運動醫學專家陳世益與孫海平也聯袂出席新聞發布會,以常人陌生的醫學術語講述著劉翔傷情的復雜。陳世益后來說,這樣專門為一個運動員傷情開新聞發布會,還是第一次。

  其實,在倫敦傷退后的兩年多時間裡,劉翔從未放棄過復出的想法。即使是在今年3月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劉翔還不忘抽時間到國家體育總局的訓練中心訓練。他的老對手梅裡特、理查德森等人也都多次表示,劉翔之前戰勝傷病的經歷讓他們堅信,他還會再次復出。

  然而正如劉翔在退役聲明中所說的那樣,他那早已傷痕累累的雙腳已經無法承擔長期高強度的訓練,離開對於31歲的劉翔來說是無奈的選擇,是痛苦的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盡管,英雄遲暮總給人一種蒼涼和酸楚之感。

  退役之后,劉翔何去何從?

  “體育是我的夢想,哪怕經歷再多的曲折,我一生已無法離開。”劉翔說,他要力所能及地推動和促進中國田徑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還要做一些對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和提升國人體質有利的事。

  劉翔已經在做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最近兩年的兩會上,他分別提交了“開門辦體育 讓體育回歸生活化”和“提升‘服務’意識 促進體育產業化”兩份提案。不難看出,對於中國體育的改革與發展,劉翔已經有了認真而嚴肅的思考。

  從劉翔1993年進入體校開始,一直到如今宣布退役,22年來,劉翔是中國體育從弱到強快速發展的見証者、親歷者和推動者。隨著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提出,中國的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再次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盡管無法繼續在賽道上馳騁,但劉翔這個昔日的全民英雄、中國的體育“名片”不會因為退役而遠離體育。和如今的姚明一樣,未來劉翔仍然可以繼續為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4月7日的上海莘庄訓練基地內,幾個孩子正在教練的指導下認真地進行跨欄練習,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下一個劉翔。17年前的某一天,稚嫩的劉翔也曾在孫海平的帶領下走到這裡,在欄架間輕盈地跳躍,做著屬於自己的冠軍夢。

  無論是無上的榮耀,還是曾經的質疑,劉翔作為“飛人”的一頁已經掀去,但生活中還有許多障礙等待他跨越。人生如此,歲月如斯。

(責編:溫靜、胡雪蓉)

體壇熱點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