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劉翔在社交媒體發微博宣布正式退役。曾經的“翔飛人”終於正式離開賽道,做回一名普通人。但他的退役,也代表著中國田徑一個時期的“印記”的正式塵封。 那個改寫了奧運賽場田徑直道項目歷史的黃皮膚、黑頭發、笑容燦爛的上海小伙,那個曾經帶給中國人無限榮耀和自豪的跨欄飛人,即將離開他奮斗了二十多年的事業。過去的輝煌也好、低谷也罷,在劉翔宣告離開的時候,都讓人歷歷在目。曾經的“翔飛人”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而擺脫了期待與非議的劉翔即將展開人生新的篇章。圖為2009年9月20日,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闊別賽場長達一年之久的劉翔在比賽中復出,並以13秒15的成績獲得亞軍。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體育專電(記者吳俊寬、盧羽晨、韋驊)倫敦時間2012年8月7日10點45分,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110米欄預賽第六組的比賽剛剛結束。
賽道上已經沒有其他選手,隻剩下一個孤單的身影在跑道邊緣努力地朝著終點的方向單腳蹦跳著。到最后一排欄架時,他艱難地跳到欄架前,俯身獻上深情一吻。本已沉寂了的“倫敦碗”內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北京時間2015年4月7日17點整,在與殘酷的傷病抗爭了整整32個月之后,這個對欄架有著無限眷戀的男人終於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徹底告別這條曾經給他帶來無數榮耀和徹骨傷痛的110米賽道。
他曾經是奧運冠軍,曾經是全民偶像,曾經是中國體育的象征符號。
他是劉翔。
稚嫩劉翔
1983年的7月13日,劉翔出生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海家庭,父親劉學根是自來水公司的司機,母親吉粉花是食品廠的點心師,都不是體育出身。劉翔是家中的獨子,小名“大寶”,家人對他寵愛有加。
那一年,首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名宿朱建華在男子跳高比賽中獲得銅牌,這也是中國田徑選手在世界頂級賽事中的首枚獎牌。
1993年《國家體委關於深化體育改革的意見》正式出台,提出了“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改革發展思路。那一年的田徑世錦賽上,中國隊以4金2銀2銅的成績位居獎牌榜第二,是迄今為止戰績最好的一屆。
同一年,劉翔十歲。在他小學四年級即將結束的時候,劉翔被選入上海市普陀區少體校,主練跳高、輔練100米短跑,還曾得到過上海市少年跳高冠軍。后來因為節奏感很強,劉翔改練跨欄,並且進入了市體校。1996年,他就獲得了上海市少年田徑錦標賽乙組(13-14歲)冠軍。這是劉翔記憶中獲得的第一個跨欄冠軍。
不過劉翔在市體校過得並不如意,因為年齡小,經常被其他隊員欺負,有時還被逼替別人洗碗。忍無可忍的劉翔決定離開上海莘庄基地,轉入上海市田徑傳統學校——宜川中學,邊學習邊讀書,打算今后靠著體育加試,進入大學學習。
1998年,國家體委改組為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發布了《全國田徑業余鍛煉標准實施辦法》。也正是在這一年,曾經帶出過“亞洲欄王”陳雁浩的名帥孫海平說服了劉翔,把這個15歲的孩子再次領回了競技體育的道路。
“你怎麼回去了呢?我還想招你到我這兒來呢!”在劉翔的印象裡,這是師傅孫海平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原來,孫海平經常會到莘庄看運動員訓練,他發現了劉翔天賦,一直在找機會把他招至麾下,直到有次劉翔代表宜川中學到莘庄比賽,孫海平才有機會正式向他發出邀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