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CBA总决赛第四场虽然仍然让五棵松全场爆满,但是球票行情据说是在北京主场的三场球中相对最差的,黄牛甚至不愿意用票面价回收球票,因为这场比赛无论谁输赢,都还不会产生总冠军。
但这场在经济学上“无关紧要”的比赛,却是总决赛开打至今最精彩的一场球,北京94∶88赢下天王山之战,总比分3∶1领先。有些让人意外的是,这一回“主宰这一秒”的,竟然不是外援。
不出所料,马布里的状态还在继续往下走,全场比赛只投进了6个运动战进球,外加罚球得了11分。他膝盖的伤和来不及完全恢复的体能明显降低了冲击力,5投0中的三分球也证明脱臼的右手食指还在疼。老马的23分仍然是北京队不可缺少的胜利拼图,但赛后让主队球迷刻骨铭心的应该是孙悦在第四节那两个被逼出来的绝命三分球。
新疆队一方有同样精彩的回应,张庆鹏在终场前也投中两个匪夷所思的三分球,难度要比孙悦的更高。那同样是在退无可退的境地下被逼出来的,不知道张庆鹏自己被迫出手时信不信那球能进,反正最后是进了,而且是两次。也许眼看篮球空心入筐后,张庆鹏反而会更加后悔,因为此时他已经无法挽救新疆队丢掉这个客场的现实了,如果能再早一点果断出手,是不是能改变结果?
如果不是马布里和哈德森在第四节几乎耗尽了体力、主动传球,很难相信在24秒最后一刻球会轮转到孙悦和张庆鹏手上。是双方外援的低迷,让本土球员在这一刻看到了自己堪比外援的能力。
问题在于,对于本土球员来说,这算不算是额外的“隐藏能力”?很多人都会这么看:孙、张二人投了本不该由他俩投的球,最刺激的是,“居然”还投进了。反倒极少有人反思:篮球本该是五个人的运动,在CBA却彻底退化成了比拼外援实力的简单游戏,本土球员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倒成了“意外惊喜”。
看看连着两场比赛,苏伟在篮圈底下把本该妥妥“打三分”的球投偏,唐正东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把招牌的篮下小勾手搞砸。即使是在昨晚整体表现更好的北京队一方,下半场受困于新疆队联防无计可施时,球在场上队员手上就像烫手山芋,在24秒即将耗尽前,几个本土球员的统一选择就是传球。这种技术不过硬、心理不过硬,才是CBA的本土球员在绝大部分决胜时刻的常态化表现。连观众都对此习以为常了,可见联赛技术水平的真实水位。
孙悦和张庆鹏的灵光一现为自己的球队带来的结果并不相同,至少他俩在那一刻都让人们看到了本土球员的能力。如何把他们的“隐藏能力”转化成常规武器,要看球员自己的努力,要看主教练的胆识,更要看俱乐部投资人的远见。
本报记者 楼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