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杨澜说,当时国内声势造的非常大,人们的信心也非常足。
"开放的中国盼奥运"是用来征服世界的申奥口号,首先征服了大学生的心,很多人都能掰着手指头说出一套一套北京获胜的理由,似乎这句口号已经自动理解成"开放的中国办奥运"。
注定了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在北京一所高校的宿舍里,一群学生围在一起听收音机直播,当萨马兰奇最后宣布2000年奥运会东道主城市时,学生们一震错愕,将提前准备好的庆祝啤酒抛向了窗外……
小方是在第二天得知消息的。正在读初中的他听到广播里传来一段低沉的声音:"北京时间1993年9月2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丧失了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举国悲痛,很多翘首以盼的国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听到这些话,小方的心情跌至谷底,只记得推着自行车,一路磨磨蹭蹭回家了。
1993年,北京街头的申奥宣传牌匾 图片源自《人民日报》
申奥就像人生,有赢就有输。但对中国第一次申奥来说,却大不一样。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经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对于1993年的中国来说,前两个问题都实现了,唯独第三个问题,问了整整一百年,跨越了两个世纪。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