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人民太极

关于学习《太极拳论》的几点思考

李焕喜
2019年05月21日09:04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太极拳论》可以说是太极拳界的“圣经宝典”,是太极拳爱好者尽人皆知、人人想学习、人人想践行的名篇至论。然而关于《太极拳论》的学习和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受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王宗岳是不是《太极拳论》的原作者?若是,他老人家又是从哪位先贤那里得到真传的?若非,原作者又应当是哪位高人,与王宗岳有何关系?第二,为什么《太极拳论》仅在开篇提到“太极者,无极而生”,而通篇却没有再说什么是无极、如何修无极?《太极拳论》所阐述的难道只是“太极”之拳理吗?第三,太极拳是干什么用的,是用来养生还是防身的,是兼而有之还是以哪个为主?企图凭借太极拳打遍天下的想法符合先贤们的创拳初衷吗?第四,既然已经有《太极拳论》作指导,苦练太极拳者又无计其数,为什么得太极拳高功夫者却总是“代不数人”?

从程峰和魏美智两位研究者2012年发表的文章及相关资料来看,第一个问题似乎已经比较清楚了,即《太极拳论》应当是发端于博爱县唐村千载寺(又称无极寺)唐代住持李道子所创艺的无极养生功,清代的王宗岳只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太极拳先贤高人。其间,千载寺明代弟子唐村李氏八世李春茂依据无极养生功,编著了《无极养生拳论》和《十三势行功歌》。九世李仲李信兄弟及其姑表兄陈王庭,依据《无极养生拳论》及《十三势行功歌》,创编了太极养生功。如此传承到清代,十二世李鹤林继承其先辈武学,编著了《太极拳论》,又称《太极养生拳论》,并经其在唐村教书的弟子王宗岳传播于世,经由后人传承至今。

依据这样一个历史由来和形成脉络,第二个问题似乎也找到了答案,即一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应当是由《无极养生拳论》和《太极拳论》两部分构成的,或者说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因为《无极养生拳论》已经把什么是无极、如何修无极、无极养生有百益而无一害等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才没有必要在《太极拳论》里再重复提及这些问题。而对于唐村李家以及王宗岳等拳论创始人及传承人来说,先修无极再修太极、先炼功再练拳,尔后无极太极合一、炼功练拳相融,其实才是他们炼功传拳的真实写照。了解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对于全面理解《太极拳论》的深刻含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从《无极养生拳论》和《太极拳论》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背景来看,无论是言及无极之功之拳还是太极之功之拳,显而易见都是以养生为要旨、以拳艺为应用的,修炼无极太极绝非是为了争强夺胜、搏击打人,尽管文中也有“英雄所向无敌”“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等功效讲究。关于这一点,李春茂不仅在《无极养生拳论》里强调,“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还特别在《十三势行功歌》中明确给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炼功练拳宗旨。对于先贤们创艺功拳的这些初心,吾等后辈晚学切不可轻视也。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近现代以来得太极拳高功夫者之所以“代不数人”,很可能与人们在功理上违背了先无极、后太极的修炼原则有关,与人们在递次上违背了先炼功、后练拳的修炼程序有关,与人们在追求上偏离了炼功练拳之初心、过度执著于力量速度技巧有关,与人们在认识上对《太极拳论》理解得还不够全面、不够清楚有关。现就最后一点再谈谈笔者的些许体会和肤浅理解,谨供大家批评或参考。

笔者以为,虽然名为《太极拳论》,作者实则阐述的是无极太极融合为一的功拳道理及修炼方法,抑或可以说是已经把无极之修炼“隐含”在文中了,至少其本人是深谙无极太极之道的。以此为前提,《太极拳论》全文似可分为五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自“太极者,无极而生”开始,至“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阐述的是无极太极动静之理和修炼之道。开头四句讲无极生太极,接下来四句讲自身如何动静(即如何分、合、曲、伸),续四句讲如何与人交手(即如何走、粘、应、随),最后六句讲“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必须久久用功,才能经由理熟逐步进至懂劲(即体悟),再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作者试图通过这一部分阐述告诉人们:太极之动源于无极之静,欲修太极须得先修无极,方可懂阴阳、明虚实、知动静。欲生动须先分虚实,欲归静须先合无极,神领、气运、形随,方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人刚我柔以气走之,我顺人背以气粘之,急来则急应,缓来便缓随,如此才可做到欲快即如翻江倒海,欲慢则若行云流水,进而可置对手于无可奈何之境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由着熟”似不应再理解为“由招熟”,否则便与上下文阐述拳理的逻辑不相符合了,也与第四部分特别强调的“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等论述不相一致。

第二部分自“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开始,至“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讲的是无极太极动静之象。作者认为,只有凭借无极太极之动静,才能产生一气贯通之中定、隐现莫测之演化、似重实虚之轻杳、仰高俯深之气势、进长退促之冷脆、一羽不加之听劲、我独知人之神明。也唯其如此,才能无我无他、无往而不胜。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象”都是无极太极动静相因的结果,是评判是否无极太极之动静的标准而非练习方法。若非如此理解,必然会在实践上执著于模仿动作架式,在追求上着迷于苦练路数技巧,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越学越不像,越练越乏无极太极之蕴味,弄不好还会练出伤病,学者对此不可不省悟也!

第三部分,自“斯技旁门甚多”开始,至“观耄耋御众之行,快何能为”,讲的是无极太极动静功效的评判标准。作者认为,无极太极之动静“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观学力而有为也”,即李春茂在《无极养生拳论》中所说的“一气伸缩之道”,而不是“壮欺弱、慢让快”等力量、速度、或者技巧型的旁门动作。也就是说,无论是无极拳、还是太极拳,都是以功夫的运用(即气的演化和运行)为前提的,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之妙、“耄耋御众”之效,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以力量、速度或者技巧来逞强夺胜。

第四部分自“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开始,至“渐至从心所欲”,讲的是如何在自己修炼时克服“双重之病”,以解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之惑。作者认为,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是因为其不懂阴阳,不分虚实,困顿于“双重”之病,自己把自己的先天潜能给约束住了,自己把自己的神气灵活给“滞”住了。只有明白阴阳,分清虚实,才能做到阴阳相济、虚实相辅,才能体悟“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才能够明理和懂劲。明理、懂劲之后,再默识揣摩,即可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这里作者再一次强调了必须经由明理才能懂劲,由懂劲之后的潜心体悟才能渐至从心所欲的练拳路径和精进阶递。若不明此理,逆而行之,必然会事倍功半,恐怕一辈子也难得无极太极之真谛。

第五部分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再一次道出了太极拳与人交手柔而不败的秘密。前两句告诉人们,在与他人交手时,形体上一定要舍己从人,但神气上切不可舍近求远。形体上舍己从人,是为了气(或曰气场)的有无虚实之演化以我为主,进而产生“后发而先至”“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妙效。后两句则特别强调,一定要辨证地理解“舍己从人”,否则便会在认知和实践上偏离无极太极之理,重蹈“双重之病”。我们自己在多年推手打拳的基础上,把这一部分的意思归结为“舍己不丢中,从人不求远”,不丢中就是不丢气感、不丢场觉,不求远就是阴阳相济、不双重,实践中受益匪浅。

所以能有如上思考和理解,还在于我们团队近年以来,通过探索按照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恒无欲也,以观其眇”修炼无极静功,按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修炼太极动功,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推手和打拳,切实体悟到了《无极养生拳论》和《太极拳论》所阐述的无极太极动静之理、无极太极动静之象和无极太极动静之效,体悟到了有无相生、动静相因、阴阳相济的微妙和神奇,群体性的健身效果和功夫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这为我们回过头来学习和理解《太极拳论》提供了更高的文化视野和充分的实践基础,进而增强了我们依据无极太极哲理修功练拳的自信和兴趣,因为无论是唐村李家还是其他哪位大家所传授的太极拳,其根都在道家文化,其理都源于老子的无极太极哲理,详见笔者所著《一个自然科学家所领悟的老子人文智慧》。

(责编:管若寒、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