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荷蘭隊輸球后,主帥范加爾透露,當時有兩名隊員拒絕第一個罰點球,這才有了弗拉爾第一個出場的決定。國內一名職業球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第一點球手是最重要的一環,拒絕承擔這一角色,一定程度上是對球隊負責的表現。
打頭陣 先得自評狀態
“點球大戰中,罰球的隊員壓力比門將大得多,因為點球要罰進很容易,門將扑不到是正常的。所以能扑點球的門將是英雄,罰丟的球員就成了罪人。”這位球員表示,解釋清楚這一關系,就更容易理解站在點球點前的球員身上背負的責任。
因此他的觀點是:在沒有足夠自信的情況下拒絕罰點球,是對球隊負責。“能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杯的球員,首先都能對自己的狀態掌握得很清楚。不想罰點球,可能是覺得自己當時的技術和心理已經達不到要求,畢竟已經踢了120分鐘了,體力已經透支,技術動作變形﹔或者表現不好,在比賽過程中出現過不應該的失誤,這些都是可能影響罰進與否的因素。”害怕承擔責任的情況也有。“身體情況沒問題,就是不想罰,不想承擔責任。不過這樣也算是誠實,畢竟每個人性格不一樣。”
當炮灰 弗拉爾太聽話
“我本以為,他是場上表現最穩定的球員,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心。”根據BBC的報道,范加爾如此談及罰丟點球的弗拉爾。這位國內球員透露,點球大戰中除非信心爆棚,否則不可能有人主動要求第一個站上罰球點,連絕對球星也如此。由此可見,弗拉爾是被“趕鴨子上架”。
在該球員看來,把輸球歸咎於弗拉爾不是不可以,“誰讓他太聽話了呢!有的球員當教練是朋友,有的就當成上司,教練的命令絕對服從,弗拉爾就是這樣。比賽過程中可以看出,他的防守做得非常好,特別是對梅西的防守。在執行教練要求方面,他完成得可以說是最好的。”
100%的搶斷成功率,100%的爭頂成功率,11次解圍,6次攔截和92%的傳球成功率,這是荷蘭隊2號隊員本場的數據。就是這樣一名中衛,在范加爾問他願不願意當第一點球手的時候,沒有猶豫。“荷蘭隊后面出場隊員的順序和上一場(點球大戰)一樣,弗拉爾之所以同意第一個上,應該是不想打亂原本的安排,這一點來說,他很有責任心,為團隊考慮。”
論排兵 首尾兩將最強
1/4決賽與哥斯達黎加隊的點球大戰開始前,攝像機曾捕捉到了范加爾的戰術板。那罰點球的排陣有什麼講究呢?
“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出場的都是表現最穩定的,從這個角度考慮,范加爾在考慮第一人選時找到了弗拉爾,沒有問題,他全場的表現足以說明問題。這兩者,當然是第一個踢的更重要,因為他的成功與否會給后面的隊友直接造成影響。一般來說,第二或者第三個出場的,相對弱一些。”本場比賽,第三個出場的斯內德打出了半高球,被羅梅羅飛身扑出。雖然是“橙衣軍團”近兩屆世界杯的中場核心,但他從來就不是球隊的第一點球手,無論在俱樂部還是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