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評論>>人民微體育
人民網>>體育>>正文

【重磅】必看!探秘CBA裁判系列大結局+完整典藏版

范佳元

2015年02月10日09:12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重磅】中國籃球迷必看!探秘CBA裁判系列大結局+完整典藏版

重磅人民微體育探秘CBA裁判系列大結局+完整版忍不住了,先上一個彩蛋,稿件作者、人民日報籃球專項記者范佳元在幾天與CBA裁判們的“零距離”接觸后,所吐露的內心獨白,這可是本周當班的小編球童搞到的獨家哦~

作者的話:各位讀者,算上今日,聚焦CBA裁判(上中下)三篇已經陸續與讀者見面了,不知諸位滿意否?這組文章從裁判的成長經歷、日常工作狀態出發,剖析裁判整體執裁水平低下的原因,以及對未來職業化路徑進行探索,可以說對目前CBA裁判情況做了全面介紹。對於一些“痛點”問題,比如為什麼錯判、漏判過多,裁判員培訓和管理究竟如何等,讀者可以從文中找到答案。另外,文中介紹了一些裁判在現場執法的細節,相信可以讓讀者體會到裁判工作的專業性。

這組文章准備時間並不從容,從採訪到成稿隻有一周多時間,採訪了近十名相關人士,他們大多都是目前在CBA執裁的一線裁判和技術代表。給作者的直觀感受是,他們十分渴望得到球迷的理解,他們也承認目前裁判隊伍水平偏低,文章中對他們的體會和感受也進行了忠實地記錄。

從網友對這組文章反饋來看,還是一邊倒的“罵聲”。“為什麼不說收黑錢的事?”、“裁判問題就是管辦不分,職業化不徹底的問題!”,可以說這兩種觀點在網友評論中最有代表性。對於前一個問題,我的態度是歡迎舉報﹔對於后一個問題,我借用新成立的裁判辦公室負責人陳夢熊的話:“我們要務實,能做的現在慢慢先做起來。”

范三篇之一:裁判其實也挺難

2014—2015賽季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常規賽進入到后半段,沈陽藥科大學體育部教授、籃球裁判“金哨”楊茂功晚上基本就睡不著覺了,“越到后面,壓力積累多了就是這樣”。1月30日晚廣廈隊主場對陣東莞隊比賽前一晚,楊茂功隻睡了3個小時。對廣廈、東莞兩隊來說,這是一場決定季后賽入場券的比賽﹔而在楊茂功看來,這是為裁判正名的關鍵場次。本賽季開賽以來,裁判面臨著超過以往的壓力,“為榮譽而戰”,所以“要做到滴水不漏,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賽前准備會上,主裁判楊茂功這樣對兩位同伴說。

裁判提升水平靠的是執裁經驗積累,不是坐直升機上來的

1月30日晚的比賽,CBA聯賽裁判辦公室為楊茂功搭配了溫克明、閆軍兩位國際級裁判做副裁判。溫克明、閆軍在平時也是“吹主裁的”,“這種豪華配置,也就隻有在這種關鍵場次才會有,可以說代表了目前中國籃球裁判的高水平。”楊茂功說。楊茂功今年53歲,兩位同伴也過了40歲,40歲到50歲是中國籃球裁判最成熟的年紀。

在我國,籃球裁判從低到高大體分為國家二級、國家一級、國家級、國際級4個等級,國家級由各省區市推薦報考,國際級由國家推薦參加國際籃聯的考試。籃球裁判“金哨”馬立軍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末北京市國家一級裁判就有三四百人,排名前十的才有資格去考國家級,“身高、外語、精通籃球規則等限制條件很多,競爭很激烈,那時候都得搶著干活”。

為了提高業務水平,馬立軍曾經連續4年參加每周一次的培訓,“不能請假。請假一兩次,哪怕有比賽機會也不叫你了”。記得一次中國男籃國家隊對陣蘇聯隊的比賽,當時坐鎮的都是國家級裁判,隻調了馬立軍一位國家一級裁判,“叫我過去是給賽場擦地板的,不是吹哨。”馬立軍說,“籃下位置好,趕緊擦完就盯著老先生看怎麼吹比賽。”這樣難得的學習經歷,馬立軍至今回憶起來都覺得非常光榮。

CBA聯賽委員會委員、裁判辦公室負責人陳夢熊介紹,本賽季執裁CBA的裁判有65人,國際級裁判39人,國家級26人。馬立軍和楊茂功一起執裁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籃球比賽。從國家二級裁判到國際級裁判,馬立軍用了9年,而楊茂功花了12年時間,“裁判靠的是一場一場執裁經驗積累,不是坐直升機上來的。”楊茂功說。

裁判必須突破心理關,出現低級失誤主要是太緊張了

隆冬時節,浙江杭州的廣廈體育館裡溫度不高,但一節比賽不到的時間,楊茂功已是滿頭大汗,隻要有機會他都會拿起毛巾擦擦汗。有經驗的CBA裁判告訴記者,一般一場48分鐘的比賽下來,裁判的跑動距離大概是2000米,但是裁判的疲憊主要是來自於心理壓力。48分鐘比賽場面瞬息萬變,“最累的是腦子,需要高強度的瞬間反應。”楊茂功說。

2013—2014賽季CBA常規賽第二十九輪,北京隊主場對陣山東隊的比賽讓楊茂功印象深刻。北京隊球員馬布裡上籃遭到山東隊球員睢冉犯規,情急之下馬布裡肘擊了睢冉,一旁的山東隊球員吳軻見狀揮手打了馬布裡,馬布裡立刻又對吳柯進行還擊。這一連串沖突電光火石,楊茂功隻能全憑記憶把每個人的犯規分清,並作出符合規定的判罰。結果,馬布裡兩次“違體”犯規被罰出場,盡管那場比賽是馬布裡時隔兩個多月復出的首戰,盡管當時全場觀眾都在罵裁判,盡管北京隊現場人員都在對楊茂功施壓,“這時候你就應該頂住壓力。”楊茂功說。事后,這個判罰被陳夢熊在裁判培訓班上引為經典案例。

運動員或許還可以在4節比賽中合理分配狀態,但裁判員從開場到結束都要處在最好狀態。強化抗壓能力,是每個裁判成長道路上都會面臨的課題。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裁判告訴記者,有的年輕裁判初上正式比賽,整節比賽沒有吹一聲哨,“太緊張了,什麼都看不出來了”。對於剛入門的裁判來說,難點在於對“打手”“走步”等單一動作的認識,而要想成為高水平裁判必須突破心理關口,裁判員和運動員一樣,“到了后面,裁判水平高低就看心理起伏。”楊茂功說,“為什麼會有低級失誤,主要是太緊張了。”

對執裁比賽的裁判而言,賽后媒體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1月30日的比賽,最后廣廈隊主場戰勝東莞隊,提前一輪確保了季后賽席位。賽后,3位裁判走到一起相互擊掌,這樣的動作在比賽中多次出現。比賽中裁判也是團隊作戰,需要互相支持和鼓勵。

“茂功,最后那個進攻犯規,還有給東莞隊追加暫停那個,吹得真有氣質。”溫克明說。“閆軍,你那個罰球補籃進算兩分判得沒錯,看得很清楚。”楊茂功這樣表示。像這樣的賽后盤點,與其說是緊張工作后的慣性,莫不如說是他們的放鬆方式。楊茂功說:“每到這時,有一種壓力釋放的愉悅。”比賽結束后,每位裁判還要提交比賽報告,如果比賽出現情況,“復盤”時間會更長,“馬布裡被罰出去那場,我看錄像看到次日凌晨3點。”楊茂功說。

裁判對自己的每一聲哨都很在意。馬立軍說:“裁判界有句老話,吹好一場比賽,那感覺就像吃到一塊紅燒肉。”1990年,遼寧隊和河北隊爭奪全國籃球聯賽冠軍,比賽最后讀秒階段,馬立軍判了遼寧隊“回場違例”,使得遼寧隊失去了最后的進攻機會,河北隊成為當年冠軍。馬立軍說:“當時許多人都對我那聲哨有質疑,但是我確實看清楚了,籃協事后也裁定那個吹罰沒有問題,但我心裡還不是個滋味。”事后,馬立軍一咬牙自費3000元買了錄像機,等到電視台轉播的時候錄了下來,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確定自己沒有吹錯,才把這事放下來。“遇到吹得不順的比賽,心裡不舒服好幾天。”馬立軍說。

1月30日,比賽結束后回賓館的路上,楊茂功說估計還是睡不好,因為聯賽還沒有結束。第二天,他瀏覽了各家媒體的報道,結果對廣廈隊和東莞隊這場比賽的執裁裁判沒有隻言片語——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下一頁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