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特聰明反被聰明誤
布拉特是個聰明人,否則你很難想象他在眾人垂涎的國際足聯主席的寶座上一坐就是17年。
在1998年的主席競選中,布拉特遲遲不肯公布自己的競選計劃,而是利用自己擔任國際足聯秘書長多年的優勢整合行政資源,暗中准備,逼得他的競爭對手、時任歐洲足聯主席約翰鬆屢次要求布拉特公布自己的競選意圖並辭去秘書長一職,公平競爭!
在那次競選中,外界起初還是看好約翰鬆的,包括約翰鬆本人。在很多人眼裡,布拉特是“阿維蘭熱的影子”,是一位杰出的文官執行者,卻未必是一位出色的領袖決策者。但約翰鬆關鍵時刻卻犯了兩個錯誤,而且是“不講政治”的致命錯誤。一是他出訪非洲爭取支持時,說了一句玩笑話,卻被認定為有種族歧視傾向,讓他失分不少。另一個則是他在處理二十多年前博斯曼訴訟案中的應對不當。
比利時球員博斯曼原在比利時FC列日甲級俱樂部隊效力,1990年合同期滿后想到法國乙級隊敦刻爾克俱樂部踢球,因為轉會費過高而未能成行。博斯曼一怒之下走向了比利時法庭,不顧國際足聯“足球內部事務不得求助於普通法庭”的規定,向天經地義的球員轉會制發起了挑戰。
以約翰鬆為首的歐洲足聯要誓死捍衛足球章程和轉會制度,而歐洲法庭和歐洲委員會則支持博斯曼。體育組織與政治組織的一場大較量由此展開。整天盯著足球,歐洲足聯官員的視野與話語體系已有點跟不上社會節拍。歐盟負責體育事務的專員曾抱怨說:“跟他們(歐洲足聯)說話,就像是面對一堵牆”,“他們老是講足球規則和傳統,可他們必須知道,每一位歐盟公民都有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這更重要。” 1995年底,歐洲法庭宣告博斯曼勝訴!歐洲足聯顏面盡失,被迫修訂球員轉會制,不少人對約翰鬆失去信心。那一次競選,不是布拉特打敗了約翰鬆,是約翰鬆打敗了他自己!
布拉特雖然贏得了競選,但他始終是個“跛腳”主席。因為國際足聯與國際奧委會有所不同,其高官多為各大洲足聯所推選,主席的“人事任免權”有限。而且歐洲足聯一直強勢,一支獨大,與布拉特貌合神離。為了贏得一次次競選連任,布拉特不得不採用合縱連橫之策,“農村包圍城市”,與亞洲、非洲、大洋洲、北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甚至南美洲足聯搞好關系,爭取選票。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布拉特對一些內部貪腐傳聞也隻能聽之任之,甚至“用妥協換選票”,終於鬧得不可收拾,自釀苦酒。
但布拉特“遠交近攻”的戰略思維客觀上使足球運動在全球得到了普及,亞洲、非洲、大洋洲等足球傳統弱勢地區在國際足聯支持下漸有起色。包括中國也是布拉特全球戰略的受益者。不管誰接替布拉特,恐怕很難改變布拉特的足球推廣全球戰略和重視、親近中國的態勢。
目前針對國際足聯的貪腐調查仍在進行,不知道還有多少猛料可以爆出。但除非有天大的丑聞,否則人們關注的因賄賂嫌疑而取消俄羅斯、卡塔爾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舉辦權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很大,尤其是前者的可能更不大。
在奧運會、冬奧會、世界杯三大賽的舉辦史上,有戰爭、財力等不可抗拒外力而臨時更換東道主甚至取消賽事本身的先例,一般也是原東道主主動放棄舉辦權。因賄賂貪腐問題而取消某個國家舉辦世界大賽,尚無先例。世紀之交,曾爆出鹽湖城冬奧會申辦丑聞,迫使國際奧委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整肅和改革,但鹽湖城冬奧會仍如期舉行。
奧運會、冬奧會、世界杯一般提早七年左右確定舉辦城市或舉辦國。現在離俄羅斯世界杯隻有三年的時間,俄羅斯該建的球場已經在建,該投入的資金也投入不少。此時貿然取消俄羅斯世界杯舉辦權,不僅是背信棄義撕毀合同,要承擔巨額賠償責任,更有可能被視為是對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挑舋。任何人面對此事恐怕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因此,太陽還會照常升起。國際足聯涉嫌貪腐官員調查肯定會有結果,國際足聯的自淨、自律行動肯定要鋪開,布拉特的接班人肯定會順利產生,世界杯會照常帶給天下球迷無限快樂和激情……
但此次美國聯手瑞士警方突然逮捕國際足聯涉嫌貪腐官員耐人尋味,給全球體育也包括中國體育敲響警鐘!對中國足球乃至中國體育,有四點警示和啟迪。
其一,沒有純粹的體育。體育不理睬政治,政治卻會來找你的麻煩。面對強權政治對體育的干涉,全球體育界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
其二,打鐵還須自身硬。貪腐內幕早晚會大白於天下,其殺傷力威猛異常。中國足球、中國體育曾深受其害,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要把中國足球界、中國體育界的反腐、防腐置於極其重要的位置。
其三,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獨立王國和法外之地,連強勢的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也概莫除外。中國足球界、中國體育界也要融入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不可關起門來抱殘守缺。足球是體育的一部分,但也包涵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因子。發展足球,做強體育,要有專業態度,更要有社會視野。
其四,要把建設體育外交人才、打造國際體育管理人才隊伍置於國家戰略之中。沒有國際體育外交和管理人才,我們在國際體育組織中就沒有話語權,國家利益必定受損。這些年來,何振梁、魏紀中、樓大鵬、呂聖榮、於再清、李玲蔚、楊揚、張吉龍、姚明等一批體育外交和管理人才為我們申辦奧運會、冬奧會以及擴大中國足球、中國體育的國際影響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這批人才無論視野、品行、能力還是清廉在國際體育界都有良好的口碑。中國人在國際體育組織任職讓人放心,值得信賴!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筆寶貴的無形資產,未雨綢繆,加緊培養體育外交和管理后備人才,進軍國際體育組織,為中國足球的進步、為中國體育的崛起做好鋪墊,打好基礎。同理,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媒體,培養國際傳媒人才,爭奪國際體育輿論陣地的話語權,也是國家文化戰略的應有之義。(完)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