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太極

如何理解王宗岳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

李煥喜
2019年05月21日09:09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清人王宗岳的《太極拳論》,被太極拳界視為闡述太極拳原理和法則的權威經典,並被后人視為學習太極拳的遵循和評價太極拳水平的圭臬。然而,如何准確理解《太極拳論》,卻少有人進行認真研究。比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一句,似乎就很有進一步認真揣摩的必要。

通常,人們很容易想當然或者習慣性地就把“著”等同於“招”, 把“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理解為“由招熟而漸悟懂勁”,進而認為隻要肯下功夫,肯花時間,肯賣氣力,把招數練多、練好、練熟,便可以“懂勁”進而“階及神明”了。於是乎,就有了“以技入道”的說法, 就有了“拳打千遍,其勁自懂”的說法,就有了苦練、狠練架勢套路的做法。然而實踐表明,大部分如此想、如此做的太極拳愛好者,苦練了數年套路架勢招數,結果還是“勁不懂”“理不明”,不得不嘆息枉費了許多年的好時光。

其實,若認真揣摩一下王宗岳《太極拳論》的原文,便不難發現,“由著熟而漸悟懂勁”一句,似乎還很有可能做如下理解,即是“由著(zhe)熟而漸悟懂勁”,或者干脆就是“由熟而漸悟懂勁”,而不是把“著”簡單地理解為“招”。理由有五:

其一,是因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一句話在原文中的位置。《太極拳論》開頭,先說“太極者, 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被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四層意思,接著才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繼而又有“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一句作為結語。從其上下文來看,“著”似乎不應該理解為“招”,否則就既沒有與前面的四層意思相呼應,也不符合其后一句“然非用功之久,不能霍然貫通焉”的意思。因為,這裡最為強調的是“用功之久”,是無極太極功,而不是“著熟”或者“招熟”!

其二,是因為《太極拳論》通篇不言套路、架勢,招數,並再三強調,不“用功之久”不行,不“知陰陽”不行,不“陰陽相濟”不行,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不行,不會“粘”不會“走”不行,怎麼可能突然冒出個“著(招)熟”的要求來呢?

其三,是因為王宗岳是山西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很可能就是“由著(zhe)熟而漸悟懂勁”或者“由熟而漸悟懂勁”的意思,因為在這裡“著”也可以理解為山西口語裡的一個語氣詞,“由著”就是“隨著”“順著”的意思。人們通常所謂“由著他”,所謂“由著性子”等等,都是這樣的意思。

其四,是因為王宗岳還那個年代道家文化修養很高、並得到太極真傳的一位教書先生,從其《太極拳論》全文來看,用詞潛句都非常講究和嚴謹,不可能輕易地把“招”寫成“著”。單從字義來講,“著” 雖然也有“招”的意思,但更多的時候是指的是“主意”“辦法”等比較抽象的“招”,比如人們常說的“沒著(zhe)了”“想著(zhe)去吧”等等,而不是有形有象的招數或者套路。

其五,是因為我們修煉無極太極功夫的實踐表明,許多老年人、專家學者或大學生研究生,幾乎不懂什麼招數,也很少打太極套路,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無極太極功夫修煉,特別是有了無極太極狀態的場感之后,就莫名其妙的能聽勁、能懂勁了。

果真如此,《太極拳論》前面一段論述的意思就可以上下文統一和邏輯地連貫起來了,“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一句就可以理解為:“隨著對前面所說四層意思的熟練把握,可慢慢體悟太極拳的勁道,進而隨心所欲,逐步階及神明”。果真如此,也就幫助我們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惑人們的大問題,即學習太極拳應該先學習什麼、應該先“熟悉”什麼才能懂勁,招數還是功夫?進而還可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修煉無極太極功夫(即無極靜功和太極動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覺澄清一些模糊乃至錯誤的認識。

諸位同修看看,如上所述這樣來理解“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是不是才更為合理,更為符合邏輯,更為貼切原文本意呢?不成熟的想法,權且拋磚引玉,供大家批評指正。

(責編:管若寒、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