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馬拉鬆傳播報告》發布 賽事輿情應對亟待加強【3】
二、2016年“馬拉鬆”十大熱詞
回顧2016年,“馬拉鬆”這個詞本身就是年度的最熱詞之一。馬拉鬆具有豐富的內涵,多方位的維度。為了勾勒馬拉鬆發展的一個基本輪廓,人民網體育部聯合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對2016年的媒體數據進行分析,主要針對媒體文章、微信、微博、報紙等內容,採用大數據的計算方法,得出2016年馬拉鬆十大熱詞。結果如下:
10、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上榜,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小康社會的現代生活圖景。對於跑者來說,跑步不僅是健身,甚至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本身。跑步是幸福的,馬拉鬆是純粹的。約跑、夜跑等新詞匯詮釋出新流行的生活方式,而參加馬拉鬆更會大大改變一個人的傳統生活軌跡。個體生活方式的變化,最終必將對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9、特色賽:據統計,2016年,田協注冊的賽事中,特色賽的數量超過百場,接近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圍繞一帶一路、紅色之旅等政治文化背景的賽事,有以冰雪、戈壁、沙漠等自然風光為主題的賽事,還有彩色跑、泥濘跑、越野跑等趣味賽事。馬拉鬆特色賽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跑者的青睞。特色賽事,底蘊是文化,表現形式是差異化,實質是滿足跑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
8、旅游:馬拉鬆和旅游相伴相生,密不可分。隨著比賽日的鄰近,整個城市都整裝待發,迎接屬於他們的盛大節日。跑者用雙腳去丈量一段路,用五官去感受一座城,通過馬拉鬆旅游的方式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參賽者最多,高端跑者甚至去美國、澳大利亞、非洲參與馬拉鬆賽事。馬拉鬆旅游經濟將成為一種主流的經濟形態。
7、服務:馬拉鬆賽事是城市綜合性大型賽事,考驗主辦方乃至城市的綜合能力,可以說,舉辦馬拉鬆賽事對於主辦方來說也是一場“馬拉鬆”。越來越多的跑者已經把服務水平作為評判一場馬拉鬆好壞的重要指標,辦賽方也在全力提升自己的辦賽水平,爭取為跑者提供更周到細致的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以前,我們在馬拉鬆賽事服務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明顯的改善。
6、科學訓練:“科學訓練”上榜表明了跑者對馬拉鬆認識的深化。通過馬拉鬆,向社會傳遞科學的健身理念。隨著協會、賽事組織方、媒體、跑團及社會各界對科學健身的正確引導,健康跑步、科學訓練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中國馬拉鬆賽事中,逐漸建立起一套參賽者健康保障體系。2016年,相當一部分馬拉鬆賽事舉辦了官方訓練營,為跑者提供個性化的訓練計劃。
5.名額:“名額”上榜,是馬拉鬆發展速度的最好見証。幾年前,馬拉鬆比賽還需要拉人參加,但近年來,知名馬拉鬆賽事一票難求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搖號中簽已經成為跑馬的標配。賽事名額的緊缺成為當下馬拉鬆產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跑者也應提高自身水平,提升參賽意識,理性參賽。
4.公益:以愛為名,為愛奔跑,公益已經融入了馬拉鬆。可以說,跑者本身的正能量形象,就是公益的最佳代言人。而各大賽事中出現更多公益名額,以公益為主題的跑步活動也越來越多,將公益理念帶給所有參與的人們,為馬拉鬆文化注入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精神內涵。
3、全民: “全民”一詞代表著馬拉鬆的火熱程度,代表了馬拉鬆的包容、開放、多元,也代表著“健康中國”的發展與成就。數據顯示,常年參加跑步人次超過1000萬。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參與到馬拉鬆賽事中,有正值壯年的跑者,有高齡的退休跑者,甚至還有殘障人士的參與,參賽人員也遍布各行各業。馬拉鬆,正在打造一場屬於全民的盛宴。
2、跑團:跑團是跑者的精神家園,是連接跑者與社會的樞紐。跑團的上榜,代表著跑者正以新的面貌展示給國人。全國跑團超過12萬個。在跑團中,志同道合的人們用跑馬這種獨特的方式為社會帶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跑團的良性發展,對於中國馬拉鬆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重要的影響。
1、健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成為馬拉鬆年度熱詞的榜首,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健康,是馬拉鬆運動的首要價值。跑步,是為了身體與心靈的超越。馬拉鬆的蓬勃發展,反映了中國從溫飽到小康的發展道路。作為群眾參與度最高的體育活動,跑步為健康中國提供了一道堅實的支撐。熱愛跑步,敬畏生命,追求超越,共建健康中國。
除了以上十大熱詞外,規則、獎牌、網絡直播、越野、替跑、培訓等詞也在榜單中出現。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的馬拉鬆事業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已經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