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文化意蘊論略【2】
“中國智慧”的文化載體
“中華大密,藏於太極”。這是余秋雨對太極拳文化意義的贊美之語。太極拳內藏著中華民族的諸多“秘密”,這些“秘密”在我看來應該是“中國智慧”。這一點在葉朗“我們從《老子》、《周易》、禪宗的思想和中醫的理論,以及太極拳、圍棋等體育運動,可以看到中國人不僅有發明創造的能力,而且有一種順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人生智慧”那裡,也同樣得到驗証和認可。太極拳作為一種充滿“智慧”的文化形態,已經得到了世界范圍內不同民族、國家、不同膚色的社會個體的廣泛認可和接受。太極拳的“智慧拳”稱謂,已經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傳播。
縱覽太極拳文化要義,將“拳”演化為“太極拳”,首先應該是自創拳者對《周易》思想的高度認同和深刻把握而起。用“陰陽”來闡釋“拳”中矛盾之理、之法、之用,將“拳”具體有限的“招、法、技”引向了無限的“攻、防”空間,使得太極拳成為了最具有類似“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的說教知識,變成了“拳簡而天下之理得”的一種“可感、可體、可驗”的實實在在的文化形態﹔使得“一陰一陽之為道”演化為“一陰一陽為之拳”﹔使得“相生、相克、共存、轉化”成為一種身體體驗必須遵循的原則,實現了用肢體闡釋陰陽、用肢體開啟智慧踐行的先河。這其中,展示和呈現出中華民族典型的智慧光芒:憂患意識的覺醒,理性態度的增加,變革精神的提振,中庸原則的堅守。“中庸”在太極拳中的廣泛提及和強調,使得太極拳文化要義中無處不充斥著“中庸智慧”。“持中、守中、用中”是太極拳習練者學、練、用的最為基本的原則,而這一原則無疑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中庸思想”一脈相承。在大量的拳論歌訣中,對於“中”都有翔實的論述,體現中國智慧中“過猶不及”和“恰到好處”的中庸之理。
作為“智慧拳“的太極拳,其技擊對抗中的原則也融攝了《孫子兵法》思想。“修道,而保法”是對習練者的叮囑,“在太極拳的拳論歌訣中‘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就是一個有力的實証。武禹襄的“以己依人,務要知己”更是一語道破“知己”對於太極拳家的重要性和價值。這些精神內核的所指在孫子那裡早就明晰為“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子思想中的“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至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更是成為太極拳技擊理論的至高法寶。被奉為太極對抗最高境界的“引進落空合即出”、“牽動四兩撥千斤”就是孫子思想的再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