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穿越”到南京青奧會,他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也許,在已建立百余年的奧林匹克大家庭中,這項創立不過才4年的“小兄弟”,正是顧拜旦理想中奧運會的模樣。
顧拜旦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當恢復古代奧運會的念頭還未在他的腦海中成形時,他已針對當時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提出“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叫孩子們游戲。”——即使一百多年過去了,這話聽著都不過時。
而顧拜旦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出發點也是教育。他說:“教育是生活的前提”“體育教育至少在身心兩方面都能取得效果,當一個人在發展肌肉力量時,他同時也在培養他的品質和意志。總之一句話,它在塑造人類。”
來自五大洲的青少年運動員齊集青奧會,自己的比賽結束了也要等到閉幕才離開,因為這裡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教育內容﹔競技只是青奧會的主題之一,領會成長中的一些理念同樣重要,比如彼此尊重,分享友情﹔甚至競技也不是僅以國家和地區為標准組隊,不少項目都設立了“洲際混編隊”﹔無論獲得什麼獎牌,運動員都不會得到金錢形式的獎勵……
但青奧會畢竟不是奧運會。難道顧拜旦的理想在他親手創立的奧運會上沒有實現嗎?
世易時移,經歷了一百多年發展的奧運會,的確已和誕生之初的設想有了不少差別。
比如,顧拜旦當年所堅持的“業余運動員原則”,如今已無法堅守。否則,奧運會上的不少項目恐怕很難吸引觀眾足夠的興趣。顧拜旦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如今奧運會頂級商業合作伙伴可以將自己的標志和五環並列,隻不過要付出幾千萬美元的代價。
從一定程度上說,奧林匹克運動近三四十年來轟轟烈烈的商業化趨勢,挽救了陷入低谷的奧運會,但同時也是把“雙刃劍”。
這個世界已和顧拜旦的時代迥然不同,指望奧運會“回到從前”只是空想。青奧會的設立,就像在為奧林匹克運動“扎根”,展現返璞歸真的一面。15歲至18歲的青少年運動員匯聚在青奧會,觀察濃縮的世界,也有了自己的世界觀。除了競技,還有成長中人文教化的種種理念。而這些,將伴隨他們的一生。從這個角度上看,青奧會的宗旨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奧運冠軍,而是引導青少年健康而均衡地成長,向全世界展示體育之於人生的價值。
果如是,顧拜旦也應該感到欣慰吧。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