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州到仁川,僅僅4年時間,新媒體已全面滲透亞運會,讓觀眾隨時隨地獲知信息的同時,也塑造著另一個“輿論場”。在文鶴朴泰桓游泳館,大批記者“圍堵”著中國選手孫楊,在傳統的錄音筆、攝像機外,不少記者用手機拍攝視頻,甚至動用自拍杆這種“神器”。在微信朋友圈,一張中國男籃選手在亞運村公寓廚房加床的照片也在“刷屏”,盡管是對賽會組織工作的“吐槽”,但通過運動員和記者的自媒體傳播,一些電視鏡頭拍不到的細節呈現著亞運“多棱鏡”。
新媒體改變著亞運會,各國觀眾同步分享賽場內外的話題,指尖上的交流有爭論也有共鳴。男子400米自由泳大戰后,韓國網民在社交媒體為朴泰桓“點贊”﹔中國羽毛球男團折戟后,“力挺國羽”登上微博熱門榜,大多網友理解“這是更新換代的陣痛期”。正如韓國志願者金光晟所言,“亞運賽場不隻有勝負,普通人的參與感才是亞運會最鮮活的生命力。”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7日 07 版)
延伸閱讀:
(責編:楊磊、胡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