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體育產業有望成經濟新增長點 已到井噴發展時機

2014年09月15日08: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體育產業有望成經濟新增長點 已到井噴發展時機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王牧青)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林顯鵬教授深入解讀了這次會議的內容,站在學者的角度,他對體育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會議意義深刻 體育產業看法需釋放市場活力

  林顯鵬教授研究體育產業多年,國內外享有盛譽,對產業結構的來龍去脈了然於胸。讀到這條新聞,林教授第一個反應是欣喜,他表示:“我認為這段講話意義深刻,尤其是放開商業賽事和群眾性賽事審批,以及加強職業聯盟的建設、放開市場和拉動消費的部分。”

  他介紹說,近幾年,中國正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面臨國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我們急於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服務性的消費需求。體育產業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的意義是多重的。首先,中央一直倡導構建服務型政府。其次,市場應該在資源配置中佔有決定性作用,貫徹中央的精神,釋放改革的紅利。”林顯鵬教授分析,“站在體育行業的角度,這同樣值得肯定。多年來,國家體育總局為代表的主管部門,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體育賽事的管理,賽事資源開發和推動體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職業聯賽的建設做得如火如荼。這些成績是必須肯定的。”

  商業賽事,是會議的主要內容之一。林教授介紹說,曾經,我們對商業比賽的規律、運行模式等方面不太了解。國家體育總局的引導下,商業賽事發展很快。“走進今天,我們應該釋放改革的紅利,讓社會力量介入體育賽事的承辦和組織中,釋放市場的活力,充分發揮企業的創造力,這是體育產業開發一個重要的環節。所以,站在學者的角度,我是贊成和支持的。”

  職業體育聯盟自我造血:放手市場不能脫離政府

  會議的內容,提到了“職業體育聯盟”的概念。直至如今,這個構想在國內還沒打造成型,但對它的期待,早已不是新鮮事。林教授坦言:“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年,各方也博弈了很多年。打個比方,NBA那種運營模式,持續經營了好幾十年。NBA的運作一開始就不是政府主導,這和中國的情況有些不同。”

  “必須要說,中國的體育產業運作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我們不能把政府繞開。同時,政府管好該管的事,再把市場放開給市場自己。”林顯鵬教授說。

  這位研究體育產業多年的學者認為,到了做出一些改變的時候:“政府對職業體育的發展功不可沒。現在,應該給老板和俱樂部更多的自主權,幫助俱樂部的老板們,形成自我生存、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聯盟。”

  他提出,一個職業體育聯盟,可以嘗試搞成董事會股份制。同時建立球員工會,代表球員的利益,這樣可以調動球員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引進工資帽制度,避免俱樂部之間強弱差距太大,也能避免球員漫天要價。

  他用足球舉例,試闡述出在學者的心中,職業體育聯盟的大致模樣:“比如中超,各個俱樂部當然都是股東,中國足協也可以成為一個股東。經營大家做,但在國家隊用人等方面,中國足協擁有一票否決權。同時,中國足協也可以參與分成,因為國家隊的建設工作,與職業聯盟的發展,是不能割裂的。”

  轉播權放開讓競爭平等 付費看體育是可行的

  借鑒成熟的體育產業模式,中國體育可以向西看。在歐洲,職業體育的運作模式相當成熟,不少經驗值得中國借鑒。比如,國務院會議提到了放開轉播權的設置,林教授認為,這將讓更多的參與者,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

  轉播的收入,是歐洲職業體育聯盟的“搖錢樹”。林顯鵬介紹,歐美國家,電視轉播權是公開的,競爭之下,收入相當可觀。不過,在中國,這件事情就不太簡單。圈內人透露,多年前,有關部門文件要求,全運會的轉播必須要賣給央視。

  樂視體育CEO雷振劍曾說:“對於很多體育產業的從業者,這是利好的消息。政府發出利好的信號,我們很振奮。賽事經營領域,我們可以進入產業的最上游。版權的採購上,民間力量在未來有了更大的議價能力和空間,與一些體制內的媒體,我們現在有了更多對話的可能性。

  林教授介紹,成熟的職業體育聯盟,應該有自己的轉播信號制作技術,自己做信號,然后拿出來賣。他認為,中國體育在這方面的潛力巨大:“確實,我們的消費市場需要培育,但付費看電視,一定是可行的。我們還不知道,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

  “但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一定有能力支撐起體育產業,包括付費電視。打個比方,美國橄欖球聯盟一年轉播收益50億美元,如果我們一個聯盟能做到五分之一,就是5億。然后,再把其中的大部分分紅給每個俱樂部,這將是非常可觀的進步。”

  政府角色是服務 相關部門需要加強職能

  站在學者的角度,林教授認為,政府在體育產業的運行中,應該扮演服務的角色。“首先,總局應該加強體育產業管理的職能建設。盡管體育產業是中國體育的三大主體工作之一,但在體育總局,另外兩大主體都是司局,體育產業相關部門只是一個處。加強職能,就可以在具體的工作中,調動更多的部門,甚至跨部門、跨領域。比如涉及發改委、財政部工作的層面。”

  “另外,我認為,總局應該進行體育產業的規劃戰略,進行頂層設計。比如,每個省的體育發展,不能千篇一律,沒有特點,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區域布局。最后,要加強政策投入和政策研制,大力推動公共體育服務。”林教授說。

  許多體育產業工作者,過去面對層層審批力不從心。每次新政策出台,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政令無法在地方完全體現。據了解,中國體育類的相關法律,有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林顯鵬認為:“這方面,我主張摸著石頭過河,大力釋放改革的紅利。之前沒做過,沒關系﹔即使錯了,也沒關系。大不了暫時不賺錢。但我們必須要走出第一步,讓實踐先走,用實踐來指導理論。”

  體育服務業輻射范圍廣 已到井噴式發展時機

  體育產業的未來構想,是要成為中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其中,體育服務業的潛力巨大。在歐洲、美國,體育產業的八成收益,都集中在服務業上。但在中國,數字的比例恰恰相反,服務業的所佔比重,僅僅兩成左右。

  另外的八成,是體育制造業的貢獻。最近幾年,大眾健身事業發展很快,業余體育愛好者願意拿出錢購買體育運動裝備。林教授說,體育產業領域,有一個國際規律,但一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戶外運動周邊的體育消費,將出現井噴式的發展。2013年,中國國內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6000美元。林教授期待,如果我們的服務業可以提升到理想的比例,2020年,體育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6萬億,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完全有可能的。

  體育服務業的不溫不火,有多方面原因。林教授認為,教育佔很大的因素:“我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不怎麼玩體育,如果不是很懂,就不會花錢去看比賽。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人寧可請朋友吃頓飯,也不會請朋友去看一場體育比賽。”

  “我們可以感受到,社會對於體育服務的供給還不夠,沒有提供很多消費選擇的取向。很多體育場館又高又大,沒有老百姓健身地方。我們應該建立更多的社區體育中心,甚至充分利用廢舊廠房、公園等場地,讓百姓擁有體育活動的場所。我提倡,100人以上的機關廠礦,應該設有佔地100平米以上的健身設施。

  正確地引導戶外運動,可以把它與體育旅游結合起來。另外,打開體育與衛生計生的關系,是另一個被忽略的領域。林教授介紹,在西方國家,衛生與體育是密切結合的,用理論指導大眾健身,可以預防公眾的疾病。如今,中國人的體質成為熱議話題,慢性病人口持續增加。林教授提出,如果通過體育的提前干預,增強國民體質,可以減少醫療支出。(完)

(責編:楊磊、胡雪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