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發黑眼睛,小麥色皮膚,NBA副總裁及首席運營官馬克·塔圖姆,很樂意提及自己有中國血統,“我的媽媽、外婆和曾祖母,都是中國人。如今,將中國市場作為NBA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倍感親切,亦很有信心。”
今年2月升任副總裁的塔圖姆,頗為積極地助推NBA在中國市場的進軍步伐,這是他最近3周內,第二次來到中國。昨天,在NBA上海辦公室,作為NBA的二把手,他首次接受中國媒體的一對一專訪,而新民晚報,是唯一的中文平面媒體。
加速進軍
姚明退役后,外界一度猜測,NBA進軍中國市場的腳步會放慢。實則不然。
數月前,NBA在中國做了一次周年紀念球鞋的微信搶購,1946雙鞋子,9分16秒內一搶而空。NBA之於中國籃球市場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上月,借中國賽十周年之際,NBA在中國市場出手頻頻。與教育部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安踏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權商。
商科背景的塔圖姆,功不可沒。前任總裁斯特恩和現任總裁蕭華都是律師出身,“我或許是NBA歷史上第一個商業管理出身的副總裁。”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塔圖姆,曾任學生會主席,第一份工作在美國職棒大聯盟負責聯盟贊助商與合作伙伴業務拓展。15年前加盟NBA,更是令他在市場開發方面如魚得水。
對於市場開發和推廣,塔圖姆把握時機、目光敏銳。還記得2012年1月,塔圖姆正在上海辦公室開會,期間聽聞了尼克斯有一位他的校友、華裔球員林書豪的消息。次日,他趕赴紐約,去現場觀看了尼克斯和湖人的比賽,“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周五,現場簡直沸騰了。我們意識到,林書豪的形象,是美國夢、籃球夢的典型勵志形象。”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林瘋狂席卷全美,蔓延至中國,他成為姚明退役后,中國籃球球迷的一個新的興奮點。
持續看好
塔圖姆透露,來到上海后,他的第一站,選在了源深體育館。在姚明的陪同下,他觀看了上海男籃新賽季的首個主場比賽。
韋斯特和比斯利,兩個在NBA的刺頭球員,在CBA如獲新生。“他們的表現,說明他們熱愛籃球,也說明中國籃球市場的繁榮。除了他倆,還有韋弗、泰勒、馬布裡……”顯然,塔圖姆對CBA相當了解。
他首次提出這樣一個議題,NBA的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將籃球打造成第一運動,而起點,就從中國市場開始。
塔圖姆頗有自信。中國球迷和消費者對於NBA的喜愛,是多樣化的。“姚明幫助中國球迷打開了NBA的一扇門,球迷發現,原來NBA如此激烈精彩,隨后開始喜歡上不同的球隊和球員。因此,即便現在沒有中國球員,但中國球迷還是能通過不同的比賽,滿足自己的口味。”
抓住中國籃球市場,還需從娃娃抓起。看台上,他和姚明不隻聊中國的職業籃球,還聊青訓,聊校園籃球。雙方已經達成共識,明年新年前后,NBA姚明籃球學校將正式落滬。
因為籃球,世界變得很小,市場變得更大。塔圖姆感慨道:“我在越南出生,在美國長大,因為籃球,能同中國市場結緣,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他還透露,雖然自己不會說中文,但他正打算送孩子去學中文。塔圖姆表示,每一個季度,他都會爭取來中國一趟,“當然,最好是月月都來。” 本報記者 陶邢瑩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