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

  

青少年足球 学习重于胜负(大昭评论)

2014年07月29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这几年,中国足球每况愈下,不过,各地举办青少年比赛的热情似可作为从低迷之中醒来的一个标志。比赛不息,学习交流不止,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看过世界杯赛,回过头来看自己。一方面,中超中甲、足协杯赛冒着酷暑激战;另一方面,多项青少年国际足球比赛接二连三。

  在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训练基地举行的北京杯足球赛,邀请到国内外中学生球队。在鲁能足校进行的潍坊杯足球赛,邀请的是世界著名俱乐部梯队。在成都举办的熊猫杯足球赛,请来几个国家的国青队。比赛规模、水平和参赛球员年龄段不同,甚至有所谓“体制”差异,有学生军的比赛,也有准职业队的较量。

  大概因为无利可,中国足球青少年级别的比赛不多,交流和学习更少。好不容易有比赛,忙于争夺锦标,不善学习借鉴,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置于脑后,无论吃了亏还是占到便宜,自己都不知所以然。

  中国足球举办国际邀请赛由来已久,或为大赛热身,或为增进友谊,但无不重视主队的成绩,甚至抽调精兵以保名次。这几年,中国足球每况愈下,不过,各地举办青少年比赛的热情似可作为从低迷之中醒来的一个标志。上述列举的3项赛事,其间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论坛和研讨,借比赛之机,请参赛足协的技术负责人、主教练及专家围绕青少年足球发展动态、认识、理念做专题讲座,组织国内相关人员学习、交流和观摩。熊猫杯赛组委会还要求参赛球员必须走进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与师生互动。这种“搭车”不仅是办赛方式改变,更是办赛理念的进步。遗憾的是有的中方教练以“要训练”为由,缺席了难得的学习。

  从传统体制走出的教练员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不懂得将一次论坛的收获转授给青少年球员,可能远胜于一节训练课的作用?当赛事组织者煞费苦心,将更多“营养”融入赛事的时候,本应是受益者的孩子却没能从“师傅”那里获取最有价值的足球理念,所接受的只是一代比一代缩水的“手艺”。

  客人们不可能为中国足球送来锦囊妙计,但对于青少年足球普及、选才、训练和竞赛基本规律的见解,同样十分宝贵。交流之后,到会的教练恍然大悟,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学贵有恒。比赛不息,学习交流不止,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9日 15 版)

(责编:胡雪蓉、杨磊)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