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從被吐槽到被追捧 砳砳:青春的密碼

本報記者 鄭軼

2014年08月24日07: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制:李姿閱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幾乎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那隻曾被吐槽的吉祥物砳砳(l?),竟然逆襲成南京青奧會的“人氣王”。在賽場賣萌、跟觀眾耍寶、到媒體間“調戲”記者、去青奧村搶鏡……呆萌的砳砳“猛刷存在感”,從暖場標配升格為鎮場之寶。

  “人氣王”砳砳曾遭嫌棄,改變命運靠“折騰”自己

  截至8月23日18時,在新浪微博搜索“砳砳”,能檢索到1614214條結果。網友將砳砳的萌照轉發得鋪天蓋地,有網友以砳砳的大眼睛為靈感,做出一系列流行的網絡搞怪表情。

  別看砳砳現在這麼火爆,人家也曾有過盡遭嫌棄的心酸歷史。“砳爸”崔欣曄是北京印刷學院的研二學生,當初設計砳砳的靈感源於南京的雨花石。然而,當砳砳正式現身后,夸張的大眼珠子、圓不溜丟的造型、花花綠綠的配色,卻引發眾人吐槽,甚至有網友放狠話:“砳砳丑得不能直視。”

  從南京青奧會開幕以來,砳砳靠“折騰”自己闖出一片天。在青奧村,砳砳深沉讀報紙,被贊“這麼愛學習,南京人民知道嗎?”過安檢通道,肥胖的砳砳被卡在安檢門,萌翻圍觀群眾。賽場中的砳砳更是“人來瘋”,彈吉他、玩倒立、乘帆船、跳街舞,再配上絕技“花樣摔跤”,絕對是“搶頭條”的節奏。

  “砳砳莫名的喜感,越看越喜愛,這就是長得不好看但努力改變命運的勵志劇啊。”在觀眾和網友眼裡,砳砳的可愛度不斷爆表,堪稱“史上最帶感吉祥物”。據青奧村和場館紀念品商店店員說,砳砳毛絨玩具的銷量一直攀升。

  “砳砳現象”不只是反轉劇,要讓年輕人做想做的事

  吉祥物砳砳的走紅,表面上看是一出“反轉劇”,背后實則有精心設計的“劇本”。據南京青奧會官方微博揭秘,最令人捧腹的“摔跤”動作,實際上是砳砳表演倒立的前奏曲。隻不過,在“一摔成名”后,各個場館的砳砳投觀眾所好,時不時就“摔”一下。

  120個砳砳的扮演者,來自南京的4所高校。在正式上崗前,他們隻進行過1個月的舞蹈訓練。或許正是“不專業”,才讓他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像單手旋轉、大劈叉等動作,都是年輕人自己琢磨出來的。“充氣砳砳內部空間比較大,我們在裡面翻轉身體,從外面看砳砳就能倒立了。”志願者張鳳輝說。

  “青奧會是年輕人的節日,這些志願者沒有把扮砳砳當成工作,而是當成一件好玩的事,主動去嘗試、去創造。”一位媒體記者感慨道。“讓年輕人做想做、擅長的事。”南京市市長繆瑞林的話,道出砳砳“活起來”的秘密。

  辦賽找到“青春密碼”,青奧會“瘋”起來才夠味

  如果沒有社交網絡“推波助瀾”,砳砳不可能紅得這麼快。青奧會開賽第一天,“江寧公安在線”在新浪微博發出“砳砳摔跤圖”,被轉發5304次、評論1348次。而后,各種砳砳抓拍不斷在網絡發酵,有南京網友說“我的微信朋友圈都要被砳砳刷屏了”。

  青奧會的主體是年輕人,成長於互聯網時代,更願意在社交媒體分享感受。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判斷標准和交流方式都與成人不同。孩子們會夸張調侃“被砳砳丑哭了”,也會親昵點贊“胖紙砳砳萌萌噠”。可以說,南京青奧會對於吉祥物的塑造和傳播,恰恰找到了“青春密碼”,更契合年輕人的心性,也呈現辦賽理念的革新。無拘無束,盡情玩耍,青奧會不就應該這樣狂歡嗎?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4日 08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