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亞運之變 仁川落筆(風雲透視)

本報記者  鄭  軼

2014年09月19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制:宋 嵩

  如果沒有亞運會,仁川給人的印象,或許隻有那座著名的機場。當韓國第三次接過亞運接力棒,這座毗鄰黃海的港灣城市,注定承載亞洲體育的最高榮光。9月19日晚,亞運聖火將在這裡點燃,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健兒,將在此見証“45億人的夢想,同一個亞洲”的開幕式主題。

  63年的歷程,足以讓亞運會以驕傲的姿態面對其他洲際大賽。輝煌的過往背后,關注度降低、承辦地“難產”等現實障礙,也在拖慢亞運會前行的腳步。站在亞運會第十七屆的節點,關於未來與變革的思考,從未如此緊迫。

  亞運之於亞洲

  見証各國各地區體育崛起,借非奧項目展示“地域符號”

  在亞洲體育版圖上,亞運會曾是最具號召力的旗幟。半個多世紀中,這一亞洲最高規格的綜合性運動會,對推進各國各地區體育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亞運之於亞洲,是難以復制的情感寄托。

  從1951年首屆新德裡亞運會僅有489人參加,到2014年仁川亞運會參賽運動員近萬人,亞運會的規模不斷壯大。對亞洲地區的民眾而言,亞運會凝聚著光榮與夢想,在不同時期發揮著提振民心士氣、加快城市發展、展示競技實力的作用。1990年,北京亞運會曾鼓舞一代中國人。1998年,曼谷亞運會頂住金融風暴沖擊,在很多代表團減員的情況下,依然創造了14項世界紀錄。2006年,多哈亞運會以奧運會為標杆,成就卡塔爾的“小國體育夢”。2010年,廣州亞運會領風氣之先,見証中國體育20年的“跨越式發展”。

  相比於奧運會,亞運會標注著獨特的“地域符號”。在仁川亞運會設項中,武術、空手道、藤球、卡巴迪等8個非奧項目地域特色突出。有的“邊緣項目”僅僅流行於某一地區,但並不影響這項運動的生命力。多元化的亞運平台,價值不止於競技普及和項目發展,也開啟了各國文化交融的另一條路徑。

  亞運之於體育

  職業體育分流觀眾,兼顧瘦身與賣點成轉型難題

  任何一項賽事不可能永遠輝煌,頗負盛名的亞運會也不例外。據東道主媒體報道,韓國民眾對仁川亞運會反應平淡,除游泳、藝術體操等個別項目外,很多比賽門票出現“滯銷”。而在國內,體育迷對於亞運會也不復往日熱忱,“沒懸念、水平低”成為許多網友不看好亞運會的理由。

  這樣的關注度危機,其實早有跡象。自1982年新德裡亞運會以來,“三國演義”成為亞運會不變的“戲碼”。在近幾屆亞運會上,中、日、韓三強獲得的金牌數佔全部金牌數的七成以上,其他40多個國家和地區隻能瓜分殘羹。競技水平過度懸殊,令亞運會的觀賞性銳減。“一邊倒”的賽場之爭、幾無懸念的獎牌榜單,動搖著亞運會的收視根基。

  舉辦綜合性運動會,會耗費巨大的人、財、物力。亞運會居高不下的辦賽成本,往往令有意申辦者望而卻步。今年4月,越南宣布放棄2019年亞運會舉辦權。盡管亞奧理事會多次強調不必拿多哈亞運會、廣州亞運會作為參照,並從仁川亞運會正式實施“瘦身計劃”,依然難以吸引更多的“接棒者”。

  而且,亞運會帶有“計劃色彩”,缺乏市場選擇的基因。仁川亞運會已是韓國第三次當東道主,中、日兩國也各舉辦過兩屆亞運會。隨著全球職業體育的勃興,全年不間斷的高水平單項賽事分流大批觀眾,除了夏奧會、冬奧會這種頂級綜合性賽事,其他區域性綜合賽事同樣前景堪憂。

  亞運會的“遇冷”,在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看來,屬於“沒有賣點惹的禍”。據稱,亞奧理事會有意引入更廣泛的非奧項目,以形成亞運會的品牌價值。不過,這一設想與綜合性賽事“瘦身”的大趨勢相悖,也可能對承辦地帶來新的負擔。相比於廣州亞運會,此次“砍掉”的6個項目均為非奧項目。如何兼顧“規模瘦身”和“亞洲特點”,又如何平衡“奧運化”和“接地氣”,將是亞運轉型的關鍵。

  亞運之於中國

  從數字崇拜到看重成色,國人視角及中國軍團的參賽策略悄然改變

  盡管亞運之戰如箭在弦,中國選手孫楊對韓國選手朴泰桓的“泳池宣言”,卻為緊張賽事平添幾分娛樂色彩。在出征仁川的中國軍團中,有68%的運動員沒有亞運會參賽經驗,這個數字傳遞出微妙的變化:坐過8次“頭把交椅”后,中國體育似乎更“玩得起”亞運會了。

  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體育界習慣將亞運會稱為“中考”。既有為奧運會練兵的用意,也源自國人濃烈的亞運情結。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等優勢項目,亞運較量幾乎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哪怕一枚金牌的失手也讓國人耿耿於懷。對“金牌霸主”地位的堅守,一度成為中國軍團的常態。

  時代在變,隨著亞運會的社會功能減弱,中國體育看待亞運的視角也在發生變化。在廣州亞運會,中國隊贏下全部金牌的42.16%,卻引發關於“一騎絕塵”的大討論。從數字崇拜到看重成色,淡化“金牌觀”的社會共識,倒逼中國體育重新審視亞運策略。讓更多年輕面孔亮相亞運,是中國代表團此次最大的變化。

  從另一個維度觀照,國人更關注亞運與生活的關聯。亞運會若想走得更久遠,取決於所植根的土壤供給多少養分。本屆亞運會,中國代表團的一個可喜變化,在於提出通過亞運會為帶動全民健身奠定更好的基礎,“希望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理念更深入人心,特別是青少年體魄更加強健。”這,或許才是亞運之於中國的更大價值。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19日 15 版)

(責編:趙英梓、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