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福州舉辦的中國羽毛球公開賽12日迎來第一輪正賽,也迎來了世界羽聯在中國賽場使用“鷹眼”技術的首秀。荷蘭選手埃夫杰·莫斯肯斯/賽琳娜·皮埃克組合在對陣中國的陳清晨/賈一帆的女雙比賽中,嘗試了首次鷹眼挑戰。
據賽事裁判長、來自比利時的羅尼·德沃斯介紹,“鷹眼”的正式名稱是“即時回放系統”,由8個高速攝像頭、四台電腦和大屏幕組成。該系統借助電腦的計算,把比賽場地內的立體空間分隔成以毫米計算的測量單位,利用高速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同時捕捉羽毛球飛行軌跡的基本數據,再通過電腦計算,將這些數據生成三維圖像,最后利用即時成像技術,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現出羽毛球的運動路線及落點。
在第一輪正賽開始前,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英國的技術人員丹尼爾·尼古拉斯正在和同伴進行最后的焦距調試,反復試驗回放慢鏡頭,尋找落點和邊線的精確位置。在丹尼爾座位下面,擺著界內(IN)、界外(OUT)和無裁決(NO DECISION)三塊標識牌。
丹尼爾告訴記者,8個攝像頭將場地內的邊線和底線全部覆蓋。因為場地燈光的問題,系統顯示屏上的慢鏡回放稍有些頻閃,不過不影響“鷹眼”判斷。
根據規定,選手在比賽中有兩次挑戰“鷹眼”的機會,挑戰失敗則減少一次,若成功將繼續享有兩次挑戰機會。出於成本和場地等方面的考慮,“鷹眼”技術僅在有電視轉播的場地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