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滚动

高原黄河岸边 演绎五彩射箭文化

2014年09月16日09:1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原黄河岸边 演绎五彩射箭文化

  新华网西宁9月16日体育专电(李琳海 何伟超)“自16岁第一次接触弓箭,每天我都会在村里的空地上练箭,一练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长时间握弓,手上都磨出了蚕豆般大的老茧,”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多加乡34岁的射箭爱好者端智项杰一边用衣角擦拭着自己的弓,一边对记者说。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宗喀山脉南麓的尖扎县素有“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的美誉。这里孕育出了许多民间射箭高手,在这块灵秀之地,射箭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

  端智项杰说,小时候因为没有条件,弓和箭都是用生活中找到的材料自己制作。

  “弓是用竹子和牛皮做的,箭身用竹子制成,箭尾则用鹰的羽毛修饰,其中做箭头最困难,需要用锉子打磨,一个小时只能做三四个箭头,”项杰对记者说,现在质量上乘的牛角弓非常缺乏,村子30多人中只有一二人能够拥有上好的牛角弓。

  尖扎县文化馆馆长尼玛太介绍,尖扎县的射箭起源于公元九世纪,武僧拉隆贝吉多杰射杀发动灭佛运动的吐蕃赞普郎达玛后,将铁弓带到这里并埋葬于尖扎的智合寺藏弓殿,被虔诚的僧俗奉为圣物顶礼膜拜,此后射箭习俗便在民间流传。

  “历史的喧嚣随风逝去,这支古老而神奇的弓箭,在沧桑岁月中伴随藏传佛教后弘文化的复兴,创造和演绎出了灿烂的五彩神箭文化,”尼玛太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尖扎县,‘五彩神箭’的核心是箭,箭在藏族文化中是男人的标志。

  “我们小时候唯一的玩具就是弓箭。”尖扎县康杨镇47岁的奥松多杰说,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以前没有地方买弓箭,大家都自己做。在我四五岁时就开始学习射箭,八九岁时射箭技艺日趋成熟。现在秋收之后,忙完手里的庄稼活,手就开始发痒,急不可耐地想射箭,”奥松多杰说

  时过中秋,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之滨的尖扎县已有些凉意,射箭场上人头攒动,离弦之箭划过半空“嗖嗖”地射向黄土堆起的靶心。中靶后,围成圈喝彩的藏族射箭爱好者挥舞着双手,用极具民族特色的舞步展示着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

(来源:新华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