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要等到開學之前,才想起該做的作業沒做完。”就在9月1日開學第一天,中國國家隊、國奧隊同時集中備戰,按照慣例,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將於9月2日召開會議,對上輪聯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結算”。不過,被結算的也不單是俱樂部和球員,輿論、球迷心中都有一本賬,中國足協乃至中國足球同樣是被結算的對象。
國足第一課:
亞洲杯、亞運會
中超聯賽第23輪結束之后,中國國家隊、國奧隊同時集中,國家隊的集中地點是遼寧沈陽,國奧隊則要在河北香河集結。球隊集中備戰,自然少不了用熱身比賽檢閱訓練效果,中國國家隊的熱身對象是科威特和約旦,比賽地點分別被安排在了鞍山和哈爾濱﹔國奧隊的對手伊朗同樣來自西亞,這場球將在山東濰坊舉行。
國足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頻繁熱身,主要目的是打好2015年1月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亞洲杯。2004年在本土亞洲杯中獲得亞軍,在隨后的兩屆亞洲杯上,中國隊均未能小組出線,這一次能否一雪前恥?答案是個未知數。
國奧隊的長遠目標是2016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短期目標則是即將開始的仁川亞運會。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魯能隊中的幾名適齡球員無法趕上亞運會的比賽,希望傅博教練麾下的青年軍好運吧。
足協第一課: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根據此前的慣例,中國足協紀委會總是在周末聯賽結束之后的下個周二召開會議,研究處理上輪聯賽中的違紀違規現象。紀委會成員,大都是對中國足球持續關注的法律界人士,中國足協的初衷肯定是想正規化、規范化,使紀委會的決定看上去更具獨立性,但經常事與願違。
幾年之前,貴州人和還駐扎在西安,名字還叫陝西隊,大將孫繼海因為嚴重犯規,被紀委會處以追加禁賽若干場的處罰,但短短兩天之后,中國足協卻推翻了紀委會的決定,孫繼海就這樣輕鬆逃過一劫。此事過后,紀委會的聲譽、威信大跌,至今無法恢復。
據一位紀委會成員透露,“所有的處罰結果都是在會上定下來的”,具體的程序是“首先有比賽監督和裁判員的報告,然后觀看比賽的錄像,再根據足協紀律准則及處罰辦法來進行判定”。這就意味著,比賽監督和裁判員可以決定“哪些爭端重要”,甚至可能在呈上報告之前有所選擇,這就是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為什麼有些“大事”沒有上會討論,而有些細枝末節卻能夠上會的原因。
足協一心維護裁判的權威,在這種大形勢下,敢於正常表達情緒的俱樂部、教練、球員就經常會受到嚴厲打壓。紀委會在研究比賽監督及裁判員的“上會報告”時,自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罷了。
球迷第一課:
還一個公道
北京國安外援馬季奇,在坑了魯能大將戴琳之后,又在此輪聯賽中坑了哈爾濱毅騰外援裡卡多,中國足協是否繼續視若無睹?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我們早就不清楚他們的底線。
繼續說說北京球迷嘴裡的“馬五爺”馬季奇,這人的行徑在歐美職業足壇即使能夠行騙一次,卻終將為人所不恥,“假摔”、“演戲”,這都是被主流媒體及人群唾棄的東西,到了北京部分媒體人員的嘴裡,居然就成了“智慧”。只是,靠這種“智慧”能夠提升中超乃至中國足球的水平嗎?為一時一地之繩頭小利,就挑戰職業聯賽存在的底線,真的是利欲熏心。
“馬季奇都這樣了,中國足協還管不管了”?公道自在人心,放在一個更寬闊的視野裡,大家總能有一個公允的說法。不過中國足協現在不僅不怪馬季奇“事兒多”,還要怪部分青島球迷協會“多事”了——9月1日,多家青島球迷協會代表來到國家體育總局門口,打出印有“中國足協、枉法弄權、暗箱操作、公理何在”的橫幅,對球員劉健轉會風波及一些有關青島中能場次比賽的裁判問題提出抗議,要求國家體育總局進行調查和嚴懲。(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