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本网原创>>人民日报

体坛观澜

人民日报:联赛与国家队为何难以良性互动

薛 原

2014年05月09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国际足联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国家队排名,中国男足列世界第九十六位、亚洲第十一位。国足排名徘徊在百名左右,已是多年来的常态。

另一项世界俱乐部排名中,广州恒大位居第三十八位,虽然比上次统计略有下滑,但仍是亚洲“老大”。恒大的闪光表现,和国家队的低迷状态反差强烈。一支俱乐部可以通过大手笔投入实现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而国家队只能一步一个台阶去扎稳根基。以成功的商业运作享誉全球的英超英格兰队之间也存在看似相近的问题。近年来,英超未能为英格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本土球员,其中部分原因,在于老板更愿意花费巨资买来全世界的顶级球员,以在短时间内博取更高商业价值。此种现象,也从深层次揭示着足球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不尽吻合之处。

但是,国家队和联赛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联系。审视中国足球的发展轨迹,就会看到更多疑问。比如,冲入2002年世界杯的那拨国足,在青少年时期恰恰成长于传统的训练体系之中。而联赛推行20年来,传统的专业队模式已难维系,但也没有搭建起更为合理健康的人才阶梯,以致“一代不如一代”,让人追问为何联赛不能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类似的情形也存在于男篮之中。新一届国家男篮集训已有月余,在主教练宫鲁鸣看来,现在的球员身体条件要比当年好了不少,但关键的问题是“缺练”。所以,国家队当下的主要任务,是苦练基本功和体能。而这些内容,本该在俱乐部层面和青少年时期就打好基础。现在补课,无非说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几年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滑坠,正说明这一问题。

一方面,宫鲁鸣认为国家队的强大要依托于联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正视俱乐部训练水准堪忧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还需要细究缘由。

体工队时期,人们常感慨球员是“要我练”而非“我要练”,改制为联赛后依然未能促进这种转化,其原因却有所不同。以往更多是由于过于封闭和单一的成长模式造成的心理倦怠,现在则是因为联赛未能营造出充分竞争的球员市场。俱乐部的急功近利,同样令人摇头。

但是,如果这些问题仅归咎于联赛,则是将思路导向另一歧途。联赛向上为国家队提供精英,向下带动起大众观赏和参与的热情,只有将联赛看做整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才能从更广层面去推进变革。而俱乐部急功近利,忽视培养体系等痼疾,又与联赛自身的结构设计、产权归属模糊等问题相关联。如果说英超的隐忧在于过度商业化,那么中国足球和篮球联赛的问题,更多是因为在专业队体系和市场体系之间走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双轨制”没能克服各自的弱点,扭曲的结果最终也传导给国家队,彼此难以良性互动。

足球篮球联赛已有20年,改革已到了必须以全局眼光去考虑顶层设计的阶段。让真正的项目规律和市场规律各得其所,无疑是改革主导者的严峻考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09日 15 版)

(责编:张帆、杨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