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喆
日前,中国足坛元老、前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帅苏永舜先生在广州喜迎八十寿辰。昔日广东足坛众多名宿济济一堂,一起为苏老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5年前,75岁的苏永舜回穗参加“广东足球60年颁奖典礼”,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话锋直指中国足球当时的诸多问题。这位昔日中山大学的高材生有着比同辈足球人更深厚的学养和更广阔的视野。如今举凡中超、亚冠、世界杯、欧冠等足球赛事,他在精力允许的条件下都会尽量观看,因此对国际和国内的足球形势仍保持充分了解。今年巴西世界杯期间,苏永舜甚至受当地一家华文报纸之邀撰写球评,观点依然犀利。
此次欣逢苏永舜八十大寿,本报再度对其进行独家专访。尽管年届耄耋,但苏永舜在访谈中思路清晰,对过去5年中国足球变局下各种热点与误区的见解均切中肯綮。
1
论近5年变局
忽视规律缺乏科学顶层设计
过去5年,中国足坛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假赌黑”;过去5年,中国的职业联赛随着广州恒大的崛起,攀上了亚洲足坛的荣誉顶峰;然而同样是在这5年里,中国各支国字号球队却全线败退,青训凋零,留洋兵团几乎消亡——对中国足坛的这些变化,苏永舜认为都离不开“足球规律”四个字。
苏永舜认为,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的一些不良风气,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有苗头,尤其是足球领域的长官意志对球队的直接干扰影响最大。这种风气在足球实施职业化后更结合了很多不正当的利益诉求,逐渐爆发成为日后的足坛乱象。“不少圈内朋友告诉我,现在的中超仍有很多场外因素干扰。足坛的整治固然重要,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是硬道理。中国足球出问题总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苏永舜觉得中国足球很多失误不应归咎于教练和球员,而是管理者的思路和能力出问题。他认为“外行领导内行”就是中国体育界的通病,足球尤甚。苏永舜说:“我们并不要求足球的管理者一定是踢足球出身,但他必须对足球的规律有透彻了解,并懂得驾驭这种规律的管理手段。恒大这几年的成功,无非证明了只要在管理上符合足球规律,一定可以出成绩。”
同样,苏永舜直指中国国字号球队建设、青训体系的搭建、人才选拔的标准等方面现在均偏离了“足球规律”。“从我带国家队1982年冲击世界杯失利到现在3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足球水平没有本质变化?2002年的短暂成功经验为什么保留不下来?每次失败都要总结,但从来没有真正重视总结的问题,结果没多久又犯同样错误。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本就是因为忽视足球规律、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而导致恶性循环,这样,我们很难奢望中国足球在短时间内崛起!”
2
论技术风格
“南派”足球绝非过时提法
众所周知,苏永舜是当年“南派”足球风格的缔造者和实践者。对此,苏永舜表示,“南派足球”的本质符合足球规律,那就是“技术为本”。“纠缠于‘南派’的名词没有意义,我们提倡的是‘技术足球’。不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只要踢出技术足球,我们都可形容为‘南派’。这个‘技术’,不等于单纯卖弄脚法,而是融合了体能、速度、灵活性、合理性、准确度等条件,尤其要有对场上形势进行精确判断的意识。”苏永舜解释。
苏永舜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世界足球的技术潮流一直是在矛盾中前进的。巴萨强盛和西班牙强的那几年,全世界都说他们的控球打法是最先进的。但去年拜仁夺得欧冠,德国今年又拿了世界杯冠军,我们是否说巴萨和西班牙的打法都过时了呢?我看不是这样!不论巴萨、皇马、拜仁,还是德国、西班牙,他们的成功都是基于最先进的技术足球,而不是哪种具体流派。要打出最成功的足球战术,必须拥有能够执行战术的球员,这种球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做基础。你说西班牙今年世界杯为什么输,他们打法没有问题,只是执行的球员年龄偏大和状态不佳而已。”
由此延伸到中国足球,苏永舜认为“南派”的提法依然不过时,这并非画地为牢强调地域,而是必须鼓励多出技术特点鲜明的中国球员。“我看了国足最近两天对新西兰的片段,当初我们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和新西兰前后打了3场比赛没有赢他们,而现在也还未能赢下。我看中国队还是技术上比新西兰好,但这种优势不足以具备压倒性,所以没有赢下。反观新西兰,30多年来风格保持不变,强悍对抗和头球优势依然突出,这依然是他们足以抗衡中国队的手段。”苏永舜说。
苏永舜认为,足球场上的抗衡最后都要简化为球员之间一对一的技术对抗。“5年前我说过,中国足球现在必须承认技不如人。现在看来,国足技不如人的现状还要持续,因为我们还是缺乏技术特点鲜明的球员。”
3
论好教练标准
不能一味盲目依赖外籍教练
5年前苏永舜返国之时,国足主帅还是高洪波,当时他对高洪波矢志重走技术足球之路是表示肯定的。然而接替高洪波的卡马乔却令国足走向谷底。如今佩兰刚接手不久,国足走向仍是一片迷茫。而在国内中超赛场,外籍教练尤其是世界知名的教练不断加盟,这些都是过去5年中国足坛的主要变化。
“即使里皮带恒大四连冠了,今年依然对他有很大质疑。为什么?因为一个教练水平怎样,不能光看成绩,还要看他手中的资源。里皮假如能带毅腾打到中超中游,我想所有人都会说他是神奇教练!现在中超世界名帅不少,但是否个个在指挥上都能体现他们的水平?”苏永舜分析,“你看国际上,莫里尼奥、安切洛蒂、瓜迪奥拉为什么到哪都能成功?虽然他们也是满手好牌,但他们的综合执教能力确实符合优秀教练的标准。比如这届巴西世界杯,德国、比利时、荷兰这几队的主帅就能通过临场的指挥达到最好的效果,基本上换人都能达到目的。阿根廷除了梅西和迪玛利亚等,其他班底平平,能打到亚军体现了主教练的能力。相反,巴西主要依赖内马尔的天才,切尔西几个巴西球星的组合反而忽视了,所以巴西队走不远,这还是主教练的问题。”
苏永舜认为,衡量一个教练优秀与否不能标准单一,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临场指挥的效果。“当年我的老师李凤楼教练就十分善于临场指挥,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2002年米卢的成功最关键也还是临场指挥的能力,该赢的一定赢,不该输的不会输。我们很多中国教练其实八成的比赛都带得不错,但关键一两场输了,结果下课了,而那输了的比赛都是因为临场指挥出了问题。”苏永舜说。
苏永舜认为:“以往中国与外界信息闭塞,外籍教练理念确实比国内先进。现在科技社会资讯高度发达,足球领域可以说没有秘密。中国年轻一代教练学习能力强,完全应该自力更生,中国足球的发展不能盲目依赖外籍教练。”
4
论“恒大模式”
“二元矛盾”是世界性难题
对于过去5年中国足坛最炙手可热的“恒大模式”,苏永舜也有自己的看法:“中国足球要从低谷突围,无非从国家队、青训、俱乐部三方面切入,前两者非一日之功可达。而俱乐部则是一个相对便捷的突破口,前提是有充裕的资金和到位的管理,所以恒大这几年成功了。但现在就为‘恒大模式’定论还太早,对恒大来说现在要做好‘去泡沫化’工作,保证足够的后备人才持续发展。”
当然,这几年苏永舜在和广东足球圈的老朋友们聚会时也了解到,虽然广州本地两支中超球队风头甚劲,但广东籍球员却鲜有出场。对此,苏永舜有自己的分析:“广东职业球队成绩好说明这里的足球土壤好。但广东球员为什么反而出得少了呢?一方面要看广东的球员的技术特点是否没有达到以前那批球员的高度,另一方面也要看球队教练的用人标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
同理,中超的火爆与国家队成绩的衰败形成了一个突出的“二元矛盾”。苏永舜举了英格兰为例。“英超是全世界最成功最有商业价值的联赛,但英格兰队最近20年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大家都说那是因为英格兰的青训不行,出不了球星。英国人有足球文化的基因、有市场、有场地、有家长支持,但他们的青训尚且不成功,中国足球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如英国足球10倍,要解决人才问题当然更难。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苏永舜认为,目前中超部分一流外援确实带动了国内球员的比赛信心。“如果没有在恒大,我看郑智可能退役了,郜林也会泯然众人。但现在他们在国家队的作用很突出,拿球的淡定程度明显高出其他人,这些都证明了他们通过中超获得的进步,但要想靠中超带动所有国内球员水平提高,这个过程是很慢的,更不要说靠中超来锻炼年轻球员了。联赛是商业行为,成绩和观赏性是第一位的,它与国家队的水平提高不是正比关系。”
5
论中国足球人
落后不能以“集体项目”推诿
对于过去5年中国足球的种种乱象,苏永舜表示自己最反感的就是一种说法——足球是集体项目,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不能与其他个人项目比较。
“解放初期,足球与乒乓球、羽毛球等个人项目起点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之后乒羽取得了极大的辉煌,那是因为中国的乒羽一直站在这个项目的技术最前沿,有大量专才去勤奋学习,刻苦研究,有自己的技术成果,能保持国际领先的水平。”苏永舜表示,“但中国的足球人呢?往往故步自封,不虚心,更没有进取心!”
苏永舜认为,集体项目固然有自己的项目特点,但归根到底不会摆脱体育运动的共同规律。“日本足球当初起点比我们还低,为什么后来超过了我们?就在于日本足球人的集体勤奋和进取,他们30年来认准一个目标不断钻研前进,积小进步为大进步。你说举国体制不好,但朝鲜足球的进步也同样很大!所以足球的规律不在于采取什么模式,首先是我们搞足球的人要足够刻苦,要有充分的进取精神!”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