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體育以競技獎牌打天下的單一發展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不能說競技體育已經沒有發展的必要,需要明確的恰恰是如何發展令人滿意的競技體育。這個時代依然需要獎牌,尤其需要有社會影響力的獎牌。現在的體育發展應進入“發展過程受社會監督,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的嶄新階段
時下,很多體育人常常感到不解甚至委屈:為什麼獎牌拿得越多,被罵得越厲害?為什麼越到緊要關口,批評的聲浪越高?
對於體育人來說,每一枚獎牌都來之不易。為了奪得一枚獎牌,很多人付出的也許是畢生的精力。還有什麼比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更痛苦的事呢?
體育辦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體育人的苦衷固然令人同情,但他們更該跳出自怨自艾的藩籬,反躬自省自身工作與社會期待為何難以合拍?
讀懂社會需求,拓展體育內涵,這並不是體育界按慣常思維推進工作的必備內容,卻是形勢逼迫和時代呼喚雙重作用下的必然使命。
伴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體育以競技獎牌打天下的單一發展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不能說競技體育已經沒有發展的必要,需要明確的恰恰是如何發展令人滿意的競技體育。如果中國體育依然可以在獎牌榜上風光無限,但在群眾喜聞樂見的三大球項目和國際普遍認可的基礎大項上始終挺不直脊梁,這種簡單追求數量增長的獎牌觀怎麼說都難以服眾。而全民健身難以滿足群眾需求、體育產業遭遇發展瓶頸、體育文化難有改觀的現實困惑,並不比競技體育權衡結構調整與獎牌數量孰重孰輕來得簡單。
這個時代依然需要獎牌,尤其需要有社會影響力的獎牌。如果在獎牌的投入產出方面不再那麼失衡,如果在提升獎牌含金量與提高獎牌數量間適時做出正確取舍,獎牌回歸其固有價值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獎牌重新贏得人心同樣值得期待。在贏得人心方面,比獎牌更有說服力的是體育服務的提供與體育消費的滿足。如果說到體育環境與發展內涵的最大改變,那一定是過去的體育發展一直遵循“隻讓你看很少讓你做”,現在的體育發展則應進入“發展過程受社會監督,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的嶄新階段。主動適應、轉型發展,中國體育前景光明﹔怨天尤人、墨守成規,則中國體育仍將原地踏步。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對於已經錯過不少轉型發展良機的中國體育來說,當下沒有什麼比“發展方向對接群眾需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