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繡、雕刻、泥塑、銀銅器……片片“八瓣蓮花”綻放,引發湟中縣文化旅游產業大跳躍。
今年前5個月,湟中縣接待國內外游客1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93%、66.11%。全縣文化產值達到2億元,其中“八瓣蓮花”特色產業產值達1.8億元。2012年,湟中縣實現文化產業產值3.8億元,其中“八瓣蓮花”特色產業產值達3.4億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6億元。
爆發式增長!湟中縣的跳躍令人驚嘆。而如此爆發跳躍的力量,源自近兩年我省不斷加大力度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政策、新舉措。
旅游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耦合性。我省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與大美的河山交相輝映,風景名勝薈萃,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品位高、存量大、種類多、積澱厚,具有巨大的發展優勢。
為加快優勢資源向優勢經濟轉化,我省將深化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轉型跨越的重要內容,出台了《關於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對青海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打造重點旅游城鎮文化功能區,加大鄉鎮村旅游文化建設,利用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景區或產品,打造高品質旅游演藝產品,引導開展文化旅游品牌化經營,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商品和產品,延伸文化和旅游產業的價值鏈。
當文化資源跳出與旅游自然契合的狀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旅游產業,悠久的高原文化勃發出時代的活力﹔當景區景點跳出單一叫賣山水的經營模式,更加深刻地將文化元素注入到“吃、住、行、游、購、娛”六大環節,“大美青海”品牌旅游魅力倍增。
目前,我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融合,不僅打開了湟中縣兩大產業發展空間,融合生成的新市場、催生的新經濟增長點遍及全省。
今年4月初到五月下旬,雖然尚未完全進入旺季,但4A級旅游景區——互助土族納頓庄園迎來中外游客兩萬余人。庄園總經理楊海春介紹,很多到這裡來的游客主要是看土族歌舞,品酩餾酒,體驗濃縮土族飲食文化的“圈圈席”。去年庄園平均每天演出四五場,旺季時每天達十一二場,演藝收入目前約佔到庄園經營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看到這麼好的市場前景,庄園正在加快修建演藝廳,積極和文化部門聯系提高包括演藝節目在內的文化類旅游項目質量,擴大文化消費。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為繁榮旅游經濟,促進文化消費,我省在推進深度融合中,堅持把文化旅游互融共贏放在全省、全球發展大環境中思考和推動,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提出八大重點區域融合發展的著力點,努力尋求突破跨越。同時,總結收獲融合成效的各個方面,進一步推進融合發展的腳步。
旅游業在實施“倍增計劃”中,圍繞打造“高原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工程”,加快推進生態旅游新高地、避暑旅游新高地、自駕車旅游新高地、“風情小鎮”新高地“九大新高地”建設。
文化系統在推進特色文化產業培育工程、文化園區建設工程、文化市場建設工程、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工程等“八大工程”中,緊密結合旅游發展實際。
全省各地結合實際,競相深入推進文化旅游融合。新編節目《印象聖湖》在青海湖畔精彩上演,傳統舞蹈《尚尤則柔》走出深深庭院在黃河岸邊展演,預計今年產值達1.79億元的貴德文化旅游產品加工園現已部分投產,總投資達2.17億元的湟中縣陳家灘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園加快推進,等等。
一場場特色演藝,舞出旅游消費熱點﹔一間間有故事的老房子,串起新的特色景區。一件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進景區,成為游覽新亮點和收入新來源。一個個復合型項目落地,一個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建設,促成我省工業、農業生產觀光游新型旅游業態,托起文化旅游兩大產業融合並進小高地。
大美青海,因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美之內涵深邃,美之意境拓展,美之品牌提亮,美之收益擴大。(張利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