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来自金陵科技学院的志愿者在向外宾介绍所去场馆班车信息。 |
天天跑采访,班车少不了。南京青奥会开设了20条班车路线,覆盖青奥村、竞赛场馆、媒体中心等。每辆班车上,总能看见一位“小青柠”。在两万名志愿者当中,他们堪称“起得最早、睡得最晚”。
“我跟的车早上6点发车。从学校赶到发车站,得1个多小时车程。”记者坐的C1线,经常碰到志愿者顾坚。小伙子个头不高,初识挺腼腆,熟悉后就打开了“话匣子”。C线班车志愿者的“供应商”是金陵科技学院,顾坚攻读的专业是工程管理。“每天分两班,最早的凌晨3点从学校出发,最晚的夜里两点才能回去。学校有班车,但如果是中班,就要自己坐地铁赶过来。”
这几天,顾坚跟早班,从早6点上岗后一直服务到下午4点,将近10个小时。“每天午饭在候车时吃,不到半小时吃完,如果是11点半发车,只能等到下午两点半回到换乘站再吃。”
对好动的年轻人来说,在车上一坐一整天,真不是“好差事”。“体育实验室好玩吗?青奥村有什么活动?哪个比赛有意思?”听说记者要去采访,顾坚满脸好奇。虽然他凭注册卡可以进场馆和青奥村,但是每天的跟车服务,很少有自己的时间。“我看过一次开幕式彩排,有的同学因为服务时间冲突,连开幕式直播都没看着。”
跟车志愿者,是一个“看不见”的岗位。他们看不见比赛和文体活动,运动员和观众也看不见他们。“隐身”志愿者还有很多,南京火车站的抵离团队志愿者、IOC(国际奥委会)酒店的服务志愿者……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为青奥会的运转默默地奉献。“我不觉得无聊啊,每天能看到不同的人,感受到青奥会的另一面。”临下车时,顾坚笑着与记者挥手道别。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9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