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鄒市明又一次被投入到更耀眼的聚光燈下,接受著“拳王”一般的禮遇是,他的恩師,中國拳擊國家隊總教練張傳良又習慣性地躲開了人們的視線。即便是賽前稱重這樣的重要時刻,已經來到澳門張傳良也刻意地缺席了。
“人太多,不適合我。 ”坐在威尼斯人酒店的房間裡,張傳良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對於自己愛徒的職業前景,張傳良的話語就像弟子的拳鋒一樣犀利,“打職業比賽,鄒市明的能力沒有任何問題。 ”
從不擔心他的能力
“鄒市明的這場比賽我一點都不擔心,如果他連這個對手都打不過的話,那他進入職業比賽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對於鄒市明的職業拳擊首戰,張傳良信心十足,而這種信心不僅來源於他多年來對弟子的了解,也來源於他對弟子現狀的及時掌握。果然,周六的職業首戰,鄒市明就以點數上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對手。
隨著鄒市明正式踏入職業拳壇之后,他也第一次離開了自己的恩師張傳良,師從傳奇教練羅奇在美國封閉集訓。不過,雖然遠隔大洋,但張傳良依然對自己愛徒的情況了如指掌,“凡是對抗訓練或者實戰,他都會把視頻傳回來給我,所以我對他現在的情況很了解。 ”
對於轉入職業拳壇的弟子,張傳良認為,以鄒市明現有的能力,打職業比賽技術完全沒有問題。但張傳良也表示,職業比賽畢竟和業余不同。兩者的一大區別就是,職業拳擊雖然節奏更慢,但場面更開放,沒有業余拳擊比賽中那些過多戰術上的設計和考慮。“就像奧運會和世錦賽,你要想打到最后的冠軍,要打6、7場比賽,光拼不行,要懂得控制和保留所以奧運會的比賽,雖然隻有三個回合,節奏更快,但基本不會讓拳手發揮出70&以上的水平。而職業比賽雖然節奏相對慢,但雙方都不會保留,不管是幾回合的比賽,總會有2到3個回合能夠打出拳手的最高水平,這種改變也正是鄒市明需要去不斷適應的。 ”
不過,張傳良對於鄒市明適應這種改變速度毫不擔心,“鄒市明非常聰明,也已經很成熟,這些其中的竅門他都明白。雖然他在職業拳壇還是一個新人,但在某些經驗上他甚至超過了職業選手。這點我不擔心。 ”
誰說他的拳不重
從業余拳擊的兩屆奧運會冠軍,到職業拳擊的"菜鳥",鄒市明這次華麗的轉身讓整個世界拳壇都為之矚目。不過,和注重打點,依靠點數來判定勝負的業余拳擊不同,在更為殘酷的職業拳擊中,更注重出拳的力量,看重的是以重拳KO對手。這也讓外界多少有些擔心,打慣了業余拳擊的鄒市明是否有足夠OK對手的力量。然而對於這點,張傳良卻絲毫沒有在意,“打職業比賽,鄒市明的出拳力量足夠了。 ”
對於鄒市明力量不足的誤讀,張傳良多少有點不屑。“別人不知道,以為鄒市明拳不重,但國內五個級別的選手都打不了他,你說他拳重不重?”張傳良還告訴記者,當年的60公斤全國冠軍劉強對鄒市明的重拳就有過切身體會,“鄒市明的拳不重?你們挨過沒有? ”
不過,張傳良也認為,和業余拳擊相比,職業比賽在節奏上有所不同,所以鄒市明肯定要調整出重拳的節奏,這也是鄒市明需要不斷適應的地方。
有能力拿到金腰帶
看著鄒市明如願進軍職業拳壇,張傳良也為自己的愛徒感到高興,“這一直就是他心裡的一個夢想,現在終於實現了,所以我對他說,隻要你踏上這個舞台,不管結果最后如何,你就已經成功了。 ”
作為三屆世錦賽冠軍,兩屆奧運會冠軍,鄒市明在業余拳壇可謂榮譽滿身,早已經不用再証明自己。而進軍職業拳壇也就成為了他多年的夢想,對於弟子的心思,張傳良自然是最能了解的。 “其實2008年奧運拿到金牌之后,鄒市明就可以去打職業比賽了,當時WBC的主席蘇萊曼就曾經來游說過我們,開價相當高。但為了再為國家打一屆奧運會,鄒市明最終還是放棄了,直到倫敦奧運再奪冠,鄒市明才有了圓夢的機會。 ”
直到32才進軍職業拳壇,張傳良也坦言,這個年齡的確是很晚了。但鄒市明追逐夢想的心一直沒有停息過,“中國老話說:激流勇退,其實鄒市明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后就可以激流勇退了,但他卻依然敢於挑戰新的領域,所以很多圈內人都和說,鄒市明在這個年紀還敢於跨出這一步,相當值得欽佩。
雖然是一個遲到的職業拳手,但張傳良對於鄒市明在職業拳壇的前景很樂觀,“可以說,在職業拳壇的歷史上,有鄒市明這樣基礎能力的新人從來沒有過。”張傳良表示,作為世界業余拳壇5次最佳技術運動員的獲得者,鄒市明在技術能力上優勢明顯,“這麼多年來,鄒市明打敗過所有人種和風格的對手,從2005年開始8年內沒有輸過一場比賽,在技術上他不怕任何人。 ”
作為鄒市明此次職業首戰的推廣人,阿魯姆曾經大膽預測,鄒市明可以打破7場比賽就奪得拳王金腰帶的紀錄。對此,張傳良表示,以鄒市明的能力完全可能奪得拳王金腰帶,“隻要條件允許,鄒市明拿金腰帶不會用太多時間。但我也和他說了,拿到金腰帶就可以退役,或者打兩三年退役,畢竟對於小級別拳手而言,職業拳擊的年齡無法像大級別那樣能夠打到40歲。 ”(唐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