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不差錢”拼不過“不賺錢”(體壇觀瀾)

薛  原

2014年01月03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職業體育固然有其經營的特殊性,說到底還是屬於市場。俱樂部難以保持獨立健康的財務狀況,總是依附於母公司的輸血,可以?赫一時,但也難保“長治久安”

申花西遷昆明的消息已沸沸揚揚了一段時間,聽聞此事的第一感覺是不靠譜。足球聯賽搞了20年,算起來有點傳承和堅守的俱樂部已經寥寥無幾,20年沒有改過名的申花就是其中一個。申花如果離開上海,有朝一日改名叫“雲南申花”,就算不是申花的球迷聽著都覺得別扭。一支球隊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地域印記是特有的無形資產,往大了說,缺失這種印記,職業聯賽都會失去固有魅力。但在中國足球貧瘠的土壤上,這點堅守似乎也很難。

現在申花俱樂部鐵了心要走,為此還向中國足協遞交了仲裁申請書。上海體育局則表示“申花不會走。”剛剛轉會去魯能申花大將王大雷和戴琳告別球迷時淚洒當場,王大雷說:“如果我們走的話,申花(有了錢)肯定能留在上海,所以我們也做出了犧牲。”

這樣的糾結和無奈,讓人搖頭申花何以至此,又疑惑為何至此。聯想到不久前CBA山西隊搬家的風波,兩者似乎也有相通之處,都是俱樂部向所在地的體育管理部門遞交遷移申請受阻,到底市場說了算還是行政說了算的爭論就此展開。山西隊最后沒有搬家,而申花的去留,尚在迷茫中。

俱樂部有不得不搬的苦衷,申花留在上海會有“活不下去”的危機,當初山西隊老板王興江也是因為“沒錢”而轉讓俱樂部。體育局有不同意搬的理由,“城市需要這支球隊”聽起來也像球迷的呼聲。一番糾葛之后的結果可能是誰也笑不出來,因為隱含其中的深層原因尚無破解良方,那就是職業俱樂部在中國生存艱難。

有統計顯示,上個賽季的16家中超俱樂部中,盈利的隻有兩家,18家CBA俱樂部的情況也大體如此。搞職業體育看起來就是一個賠錢的買賣,為此還有一些理由,比如“廣告效應”難以估算雲雲。

職業體育固然有其經營的特殊性,說到底還是屬於市場。在市場體系下,一個參與者大面積虧損的行業很難說是健康的。恆大搞足球可以不差錢,很多俱樂部當初也都說自己不差錢。但放在20年、幾十家俱樂部的大框架下去審視中國足球的職業體系,“不差錢”最終還是拼不過“不賺錢”。就在兩年前,申花請來德羅巴、阿內爾卡這樣的大腕時何其風光,轉眼人去財空,賣球員、搬主場不也成了維系生計的無奈之舉。

職業聯賽之初,就曾憧憬過俱樂部“自我造血”的目標。不知是不是因為在現有環境中太難做到,說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俱樂部難以保持獨立健康的財務狀況,總是依附於母公司的輸血,可以?赫一時,但也難保“長治久安”。足球聯賽20年,投資過職業俱樂部(包括贊助一年以上)的企業已經超過150家,其中大部分都已退出,易手率之高大概也沒有哪個行業可以“媲美”。現狀見慣不怪,申花不過是又一個例子而已。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3日 15 版)

聯系本文記者

薛原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張帆、楊磊)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