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青奧會,教會我們成長(青春正飛揚)

本報記者 鄭軼 范佳元 劉碩陽

2014年08月23日07: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不知不覺間,2014年南京青奧會賽程過半,從世界各地聚攏而來的青少年運動健兒已經在南京城西的青奧村裡共同度過了一周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有的選手已經結束了比賽而專注於文教活動,有的選手則是玩夠了收收心准備比賽。青春在這裡分享,而未來則要在今后靠自己打造,南京青奧會帶給他們什麼,又將改變他們什麼,隻有這些15歲到18歲的青少年自己知道。

  “我懂得了永不放棄”

  第一輪88杆,第二輪94杆,第三輪99杆,總成績281杆,超出標准杆65杆。這樣的成績,隻能讓17歲的小姑娘阿卡馬排在本屆青奧會女子高爾夫項目中的最后一位,然而即便如此,在自己的家鄉她也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

  阿卡馬來自位於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在那個總面積隻有240平方公裡的國家,高爾夫絕對算是冷門的體育運動。“我訓練的地方只是一塊9洞的場地,每次我隻能打兩遍才能湊夠正式比賽的18洞。”阿卡馬說,“而且場地的尺寸小得可憐。”不過,簡陋的訓練條件還是沒能阻擋阿卡馬來到南京青奧會,盡管最后只是最后一名,但她的小伙伴和俱樂部的球友卻把她當作明星看待。“他們不敢相信我登上了青奧會的舞台,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催我更新比賽的信息。”

  克服了簡陋的條件、擁有了朋友的支持,糟糕的成績便不能阻止阿卡馬繼續自己的高爾夫夢想。“能夠代表祖國參加青奧會非常光榮,如果說我在南京學到了什麼,那就是無論何時都不能輕易放棄。”或許在兩年后的裡約,就能夠再一次見到阿卡馬。

  “誰說女孩不可以”

  在青奧村偶遇麗切爾·斯蒂芬斯時,幾乎無法把眼前這個靚麗的美國姑娘同七人制橄欖球賽場的“女漢子”聯系起來。別看在美國,橄欖球有著“國球”的地位,但4年前斯蒂芬斯決定從事這項運動時,還是聽到了很多提醒,比如“女孩子不適合橄欖球”,或勸她多花點時間在梳妝打扮上。“人們為什麼總愛規定,女孩子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橄欖球是一項迷人的運動,每次我在場上都感覺太棒了。”斯蒂芬斯堅定地說。

  18歲的斯蒂芬斯今年獲得福爾布魯克聯合高中橄欖球“最佳球員”。在她看來,自己已經離不開橄欖球了。讓她堅持下去的動力,不僅有對這項運動的熱愛,還有隊友之間的團隊精神。“大家在場上互相幫助,讓我感到溫馨和快樂。”

  南京青奧會上,美國女隊差一點拿到獎牌,她們在三、四名決賽中輸給了中國隊。在場上,斯蒂芬斯就像個不知疲倦的陀螺,拼命地奔跑、攔截。盡管對結果有一點遺憾,但樂觀的斯蒂芬斯依然大方恭喜對手。結束比賽后,她和隊友在青奧村玩得很開心,“這裡很漂亮,活動也好玩,在南京我將有一段難忘的經歷。”

  “一時輸贏不算什麼”

  8月22日的南京體育學院,南京青奧會羽毛球頒獎儀式上,日本運動員山口茜站在領獎台上表情有些落寞,顯然她對胸前挂著的銀色獎牌不是很滿意。“我感到非常不甘心。”這是賽后她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經過80分鐘的3局苦戰,山口茜負於中國選手何冰嬌,3局比分是24︰22、21︰23、17︰21。

  山口茜的確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不甘心”,因為就在今年4月的世界羽毛球青年錦標賽上她剛剛戰勝何冰嬌,在心理上佔有優勢﹔在當天這場女單決賽之前,何冰嬌還多打了一場混雙銅牌爭奪戰,在體力上山口茜也處於上風﹔在比賽過程中,拿下首局而且在第二局山口茜先於何冰嬌拿到賽點,“第二局開始我有點保守,在關鍵時刻沒有以我為主,打出自己的節奏。”山口茜說,“對手(何冰嬌)技術沒有什麼變化,但她在氣勢上戰勝了我。”

  17歲的山口茜近年兩奪世青賽冠軍,是日本羽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在本屆青奧會開幕式上,山口茜是作為日本代表團旗手入場,可見她在日本代表團中的地位。“盡管這場輸了,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今后還得一步一步來。”山口茜說。

  青奧會結束之后,她將隨國家隊征戰於8月25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羽毛球世錦賽,隨后將參加9月中旬在韓國仁川舉行的亞運會,她已經成為日本女隊的絕對主力。

  失去青奧會金牌的那一刻,山口茜的臉上還是寫滿失望,對於人生僅有一次的青奧會,山口茜品嘗到的更多是失利的苦澀。快樂和分享是青奧會的主旨,但有時候它從反面讓你感受到人生的成長。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3日 07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