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帆船比賽,但以“仲裁裁判”的身份參加還是第一次。倫敦奧運會后,我加入了國際帆聯的運動委員會,多一重身份意味著我多一項使命:僅僅作為一名優秀帆船運動員是不夠的,在我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推廣帆船運動或許將佔據更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國,帆船運動還遠未為人所知。
小運動員對我還算熟悉,在他們眼裡我是個大姐姐,更加親切好溝通。其實作為仲裁裁判,我們的形象非常重要,尤其青年人容易激動,在解釋規則的時候,務必做到耐心友好。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引導年輕人在正確的規則下把船行駛得又快又好,盡可能地享受帆船,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參與進來。
借青奧的契機審視中國帆船運動,硬件絕對不是問題,像本次青奧會的賽場金牛湖,盡管是個內湖,但設施一點不比海上的帆船俱樂部差﹔反而目前在軟件和專業人才方面相當匱乏。作為帆船人,我覺得在推廣方面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現在打算出一系列漫畫書,第一本就是以自己的經歷為腳本,以故事的形式介紹帆船運動,不管是否從事這項運動,對於“我的故事”大家多少都會有點興趣吧。
微博等一些新媒體手段也要發揮作用,不能偷懶,自己不寫豈不是更沒人關注?“青奧會帆船賽執裁過半,推廣青少年體育和帆船運動之路任重而道遠。大家一起來支持!”希望這條微博有更多人點贊吧。
(本報記者 范佳元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