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全民健身>>健身知识

健身知识:痛在关节伤在肾

2013年09月03日07:53    来源:文新传媒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痛在关节伤在肾

健康教育让公众对“三高”的危害甚为熟稔,甚至不需要专门解释,人们就能说出“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然而,在代谢性疾病这个大家族中,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近年来出镜率甚高,它就是高尿酸。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多一点的人,或许知道它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但是,高尿酸还有不为人知的更为危险的一面——诱发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

    让人既爱又恨的尿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遭受代谢性疾病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基于此,血尿酸水平检测已成为目前体检的常规项目。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的上限是416微摩尔/升,女性为357微摩尔/升。要是发现自己的检查结果高于上述水平,相信每个人都会紧张,恨不得一夜间将尿酸水平打压下去。

那么血尿酸的水平是不是越低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过去在人们眼中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代谢废物。然而,自从1981年的一项意外发现之后,人们对尿酸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尿酸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人类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极高,几乎是许多其它哺乳类动物的10倍以上。正是有了尿酸的强抗氧化作用,人类的寿命才显著高于其他多种哺乳动物。有人甚至认为,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尿酸扮演了维生素C的角色(很多低等动物自身都能合成维生素C,而人类及某些高级灵长类动物不具备这一功能)。医学统计也已经证实:血尿酸水平高的家族,罹患癌症的几率相对较低。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过高的尿酸水平也会让人体不堪重负。症状显著者会遭受痛风的折磨;无症状者,高尿酸在悄无声息间吞噬着肾脏的健康。尿酸这一原本平平无奇的物质,让人既爱又恨。

    尿酸高——内部矛盾是大头

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防治知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尿酸水平高和贪嘴脱不了干系,因此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就能减轻乃至彻底消除疾病的困扰。但在肾脏风湿科专科医生看来,这样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

生物化学已经完全揭示了人体中尿酸的来源——其中的20%来自于饮食,海鲜、酒类、肉类、浓汤、菌菇类等,是血尿酸的重要“供应商”;余下的80%则来自于人体自身的合成。生命能够得以维持,新陈代谢是最根本的动因。每天人体中都有大量细胞衰老死去,细胞残骸不断分解,细胞核中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由此可见,“内部矛盾”才是导致尿酸升高的大头。这一生理基础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乃至消除症状;但中重度患者,必须通过用药才能将尿酸降至理想的水平。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沉默的杀手更危险

相比“高尿酸血症”这一拗口的名词,人们对痛风的认知度更高。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尿酸就会在人体的小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下来,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尤其受尿酸结石的青睐。

与磷酸盐、碳酸盐结石不同的是,尿酸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自身就能形成结晶。在结晶的不断刺激下,患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有时甚至连手的触摸、穿袜子,都会让人痛不欲生。但是,这种痛来得突然走得也快,就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故而得名“痛风”。

对于引发剧痛的高尿酸血症,人们比较敬畏,然而临床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只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血尿酸水平超标,平时并没有任何疼痛等不适。这些患者往往不把病情放在心上,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痛了再去治也不迟。殊不知,沉默的杀手更危险。

尿酸除了会在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也会侵犯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可在悄无声息间逐渐损伤肾功能。有人也许会说:“我每年体检都查肾功能的,尿素氮和肌酐都是正常的,肾脏应该没有问题的。”其实不然。尿素氮与肌酐衡量的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而尿酸结石早期主要影像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人体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同时也无前列腺疾病的困扰,却依然夜尿频多,这就是痛风肾病的典型标志。等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影响,病程已经发展到晚期了。

    该选哪类药物——先做尿样化验再决定

面对高尿酸的步步紧逼,采取鸵鸟政策显然是自欺欺人,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积极实施医学干预方为上策。

谈到高尿酸血症、痛风用药临床上有很多误区,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错误地使用抗生素。痛风的典型症状就是足部小关节红肿疼痛,与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类似,因此不少患者都会自行口服抗生素。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痛风的炎症反应并不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对改善症状没有任何作用;更何况一些抗生素有阻止尿酸排泄的作用,甚至会使症状更趋严重。只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才是正确的选择。

“非甾体抗炎药”一词读起来十分拗口,其实这是临床常用的一大类药,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均属此类。当感冒、发烧、头痛、牙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时,使用这类药物能很快缓解症状。因此,它们对于痛风急性发作也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它们的药理作用仅仅是针对炎症反应,对于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高尿酸血症,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急性症状得到缓解后,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减少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不少人看来,这两类药物的区别不大,反正都能降低血尿酸水平,随便用一种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十分有害,需要提醒的是:必须先检测24小时尿尿酸水平,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

血液中的尿酸最终是通过肾脏的滤过作用排出体外,检测24小时尿液中总的尿酸含量,能够对人体排泄尿酸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如果24小时尿尿酸总量小于3.75毫摩尔,说明人体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故而应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药物;若24小时尿尿酸总量大于3.75毫摩尔,说明人体排泄机能是正常的,导致高尿酸的原因是内源性合成过多,因此要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呤醇等药物。

    食物口味越重越“危险”

尽管外源性嘌呤只是引发高尿酸血症的次要因素,但痛风急性发作及尿酸水平严重超标的隐匿型患者,还是应该管住嘴,避免摄入高嘌呤含量的食物。要搞清究竟哪些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实在是件麻烦事,不可能每顿饭之前都拿出嘌呤含量表仔细对照。这里有一个诀窍——只要少吃或不吃重口味的食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嘌呤的摄入。海鲜、肉类、酒类、浓汤、菌菇类以及蔬菜中的韭菜等,均属于口感佳美或气味浓烈,因而嘌呤含量较高,日常饮食中要少吃或不吃。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判断方法。如果条件允许,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去医院看营养门诊,临床营养师可根据具体病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真正因为严重的代谢缺陷而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都是由于超重或肥胖。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土壤。基于这样的判断,积极减肥、控制体重,才是从根本上改善高尿酸症状的举措。
 

(责编:实习生 张超毅、杨磊)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