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滚动

中匈合作纪录片《中国足球元老留学匈牙利往事》在京拍摄

2013年03月15日17:01    来源:国际在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我们从这里出发--《中国足球元老留学匈牙利往事》一片在京拍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郝越):“这部电影让我回顾在匈牙利一年半的生活,那里令人神往。真想回去看一看,看看我们当年的训练场地,看看我们住过的地方”,面对镜头,年过古稀的张京天老先生感慨道,眼神里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

  2013年3月14日在北京先农坛体育馆,被称为中国足球“教父”的年维泗,有“万里长城”称号的新中国第一代国门张俊秀,以及当年留学匈牙利的中国队中场主力张京天应邀参加中国-匈牙利合作纪录片《中国足球元老留匈往事》的拍摄。

  1954年,为了提高中国运动员的整体运动水平,原中国国家体委决定派遣足球运动员前往匈牙利学习训练。当年参加训练的年维泗、陈成达、张俊秀、方纫秋、曾雪麟等人回国后,相继成为中国足球运动的核心支柱。而纪录片《留匈往事》正是再现这一段中匈体育界交流的历史。

  “你们记得吗?我们就是从这里坐车出发,去的匈牙利。”三位耄耋老人在先农坛体育场的跑道上,在摄像机前聊天的时候,和蔼可亲的张俊秀对年维泗和张京天说。

  “在考虑中国和匈牙利两国未来关系及中国体育界未来发展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历史。回顾历史,就是展望未来,这是促进两国之间友好交往,增进两国人民亲近感的绝好机会。”该片中方负责人,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学军如是说。

  自2012年10月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便同匈牙利Next Station电影制作公司洽商合作拍摄《留匈往事》,并着手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在近半年的精心策划、准备后,终于在2013年3月8日正式开机。作为中国和匈牙利建交64年以来首部合拍电影纪录片,同时,作为一部记录那个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中国足球运动员国外生活的重要资料片,王学军认为《留匈往事》不仅承载着记录历史的意义,更是两国文化合作上的突破。

 

  “中国和匈牙利两国的体育交流因我们的电影主人公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多年前在匈牙利学习足球的老前辈们如今大都八十岁以上,他们是中国足球历史的一批宝贵财富,因此抢救性保护中国体育届历史资料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希望值纪录片拍摄完成之际,我们的片子能作为两国友好的见证展现给未来互访的两国领导人,展现给体育界及文化界人士,更展现给两国人民。”

  拍摄进入第七天,在北京的工作也即将结束。摄制组中方工作人员张辉告诉我们,下一步他们将赴沈阳和上海两个城市,去寻访住在那里的几位老同志,去看看他们的平时生活,也根据老先生们的身体状况安排拍摄内容及行程。

  虽然是首次合作拍摄电影纪录片,但摄制团队的专业性、团结性及出色表现却是出人意料的。短短几天的拍摄让王学军感触颇深。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匈牙利Next Station摄制公司两家机构人员的合作非常顺利,表现出极强的专业素质,此外,在影片主人公精神的感召下,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十分积极,特别是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团队风餐露宿,日以继夜,对工作高涨的热情令人感动。”

  影片计划于2013年4月中旬在布达佩斯杀青,并将于5月底完成最终制作。

  在拍摄协调过程中被老人们多次感动的摄制组中方工作人员王奔激动地说,“让我们记住影片主人公的名字,他们是:陈成达、谢鸿钧、年维泗、陈家亮、从者余、孙元云、陈山虎、张京天、张俊秀、张水浩,以及因故未能参与拍摄的曾雪麟。”

  早春的先农坛,草皮球场虽铺着厚厚的塑料垫进行保养,却仍蕴含生机。张京天吃力的传球,在空旷场地内搏得摄制组人员的满堂喝彩。制片人王学军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到老人们蹒跚的身影,他为张宏根等已经逝世的老人感到悲痛,也为方纫秋因病重而不能参加拍摄感到惋惜。他说,“忘记历史,就会被历史所忘记,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来源:国际在线)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