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5日体育专电 在4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姚明作了《取消赛事审批 激活体育市场》的发言,以下为姚明为这次发言准备的材料全文:
《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日前公布,国务院审改办正在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这份《清单》中涉及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有9项,其中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竞赛审批是仍在实施的重要一项。然而,据我了解,很多体育产业的从业者认为体育竞赛审批是影响中国体育赛事表演业乃至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体育竞赛审批,让市场主体自由投资赛事,激活体育市场,从而带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发展,进而扭转国民体质下滑的趋势。
据我了解,体育赛事审批在各个项目中普遍存在,市场主体投资的商业赛事、友谊赛也不例外。企业办个青少年三人篮球赛要篮协审批,在地方上办个40人以上的象棋赛需要审批。去年中式八球、中式台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核心也是赛事审批权。
以我的观察,体育赛事审批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1、体育管理部门收取不菲的审批费用,却并不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力寻租”。
2、以行政之手干扰了本来可以由市场来调配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形成垄断,抑制了部分市场主体的办赛热情和良性竞争,严重阻碍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热情。
3、造成人为设立办赛“门槛”的事实,使得体育消费呈现“两极化”——要么是大型的职业赛事,要么是完全免费的群体活动。大量中小型成本的赛事由于迈不过办赛的高门槛而被放弃,而这正是体育产业金字塔参与实际人群最多的一块。
此外,围绕体育赛事审批还有两大问题,那就是审批费(或者叫管理费)的收取和使用成为外界无法监控的灰色地带,赛事管理缺乏规范和透明度,同时随意性很大。管理费往往由各个运动项目的管理中心收取,标准也千差万别。这其中有可能滋生腐败,成为少数人打擦边球、牟取部门利益的“灰色地带”。
我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体育赛事审批并没有存在的必然理由。市场主体可以操作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审批?特别是足、篮球等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运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大势所趋。在国际上,奥运会、NBA等赛事都是非政府机构举办。在国内,随着大众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各种体育赛事也层出不穷,其操作主体虽然还挂着各种政府部门的名号,但实际上真正的操作者是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取消赛事审批,能够放开和激活体育市场,释放出社会办体育的热情,增加体育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激发国民观赏和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热情,拉动体育消费。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高水平、高质量的赛事产品稀缺和体育管理部门对赛事资源的垄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优质资源稀缺,以至于赞助商愿意花一年数亿人民币的资金介入。另一方面,体育赛事的审批权又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资源垄断,制约了民间资本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参与和投入。要想激活体育消费,必须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国务院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是简政放权。从这两个层面来讲,体育市场都应该进一步放开,体育赛事审批应该取消。
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取消体育竞赛审批,改为备案,让市场主体自由投资赛事。
2、承认赛事承办方的市场主体地位,真正让市场在体育赛事表演业中决定资源配置。
3、提高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抓住竞赛制度改革这个龙头,发挥政府引导、培养需求的作用,不要过多地干预赛事,以激发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办体育的更大活力。
4、管理部门引入“负面清单”模式,对那些赛事主办者不能做、不能碰的事情形成规范性文件,其他的应该都可以做、可以办。
市场化是推动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动力,也是刺激中国体育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放开体育市场是体育行业深化改革的前提,而取消体育竞赛审批将对体育市场的放开起到关键性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