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奥的大背景下,高尔夫首次成为全运会项目。中高协鼓励地方发展高尔夫的初衷并没有错,但因为全运会的金牌考核指标,地方发展高尔夫已成为一场“金元大战”。如此做法,违背了高尔夫的发展规律,更不利于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推广。
高尔夫跻身全运会,与其进入奥运会关系密切。在此背景下,各省市高球运动搞得红红火火。此次全运会比赛亦高潮迭起,拥有张连伟、梁文冲两代中国高球领军人物的广东队仅男团第3,金牌则被小鬼当家的辽宁队收入囊中。
高尔夫球手并不隶属于各省市体育局,不是职业选手便是业余身份。高尔夫成为全运会项目后,各省市才开始注册。有实力的省市豪掷千金,签约名将,这演变成了市场法则。各省市体育系统发展高尔夫也有很强的功利性。以辽宁男队为例,选手中仅一人是辽宁籍。
中高协顺应潮流,将高尔夫设为全运会项目无可厚非。他们希望各地能够重视高尔夫发展,利用体制优势增加人才储备的厚度,为奥运会蓄力。但高尔夫是一项职业运动,即便在中国,青年选手的培养也已脱离体制,关天朗、窦泽成皆属此例。此次参加全运会的绝大多数青少年选手均依靠家庭的力量在国外打球。现在要求各省市采取传统模式培养运动员,有些倒行逆施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中高协鼓励各省市加大对高尔夫的投入,必然会演变成“金元大战”。这种方式最直接、最有效,容易出成绩,但对高尔夫的发展及其在奥运会上的腾飞却帮助甚微。它容易搅乱高球界的秩序,也无助于高尔夫的普及、青少年的培养及选手水平的提升。选手们只是为了奖金或签约费参加一项赛事,与参加一站巡回赛无异,无非是奖金更诱人而已。
中高协的如意算盘有可能变成缘木求鱼。高尔夫入奥是好事,但既然这个项目有成熟的职业发展规律,中高协又摸索了一条成功之路,还是应该放手,让中国高尔夫沿着职业化的方向走下去。别走歧路,成功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