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滚动

全运还剩两天榜首仍不见东道主 辽宁恐打破规律

2013年09月11日16:20    来源:成都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运还剩两天榜首仍不见东道主 辽宁恐打破规律

  2013年全运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家惊奇地发现,在全运会金牌榜上,东道主辽宁代表团并未排在榜首,反而是上届东道主山东抢了风头。在过去四届全运会上,东道主都占据金牌榜首位,被大家称为“东道主金牌榜第一铁律”。作为中国体育大省,同时又是本届全运会的东道主,辽宁代表团自然不会甘心当第二,赛前他们直言要拿到60枚金牌占据榜首位置。本届全运会,辽宁花重金请来了庞大的“雇佣军”,在赛场上东道主也时不时地受到照顾,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可谓想尽了办法。但截至昨天晚上,东道主辽宁代表团一共获得了46枚金牌,暂居第2位,而山东代表团则以59枚金牌继续高居榜首,在全运会还剩两天的情况下,“辽老大”恐无力回天。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体育实力还算雄厚的辽宁在主场未能捍卫东道主金牌第一的定律?

  原因一

  伦敦奥运会未能打下好基础

  1997年上海全运会,上海代表团位居金牌榜第一位;2001年广东全运会,广东代表团位居金牌榜首位;2005年江苏全运会,江苏代表团位居金牌榜首位;2009年山东全运会,山东代表团排名第一。辽宁是我国传统体育大省,有“辽老大”的美誉。第5届全运会,辽宁代表团首次跻身金牌榜三甲,第7届全运会时更是首次占据金牌榜头把交椅,那届全运会也是自1983年第5届全运会后,唯一一次破了“东道主金牌榜第一铁律”的全运会。有如此好的体育基础,在山东全运会结束后,大家对辽宁在主场拿到第一并未有太多担心。但在伦敦奥运会结束后,辽宁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了鼓励各省区市多为“奥运战略”作贡献,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就实行“奥运与全运挂钩”的策略,奥运会金牌将滚入下一年的全运会,直接计入各省区市的全运会账上。因此,全运会的金牌争夺在伦敦奥运会上就已经开始了。伦敦奥运会上,辽宁籍运动员只获得了4枚金牌,而山东籍选手从奥运会上一共带了11.5块金牌进入全运会,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仅此一项,就让辽宁代表团在全运会上输在了起跑线上。

  原因二

  联合培养政策取消很受伤

  在上届全运会上,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体育总局提出联合培养人才计划。西部的运动员和东部运动队“联姻”,在全运会上成绩各算50%,金牌各算0.5枚。4年前的山东全运会上,东道主仅在与西部联合培养一项上就占尽优势,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55人联合培养大名单中,山东与西部地区联合培养了184名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也为山东代表团最终占据金牌榜首位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从本届全运会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取消了这一政策,仅保留了各队与解放军代表队之间的联合培养政策。如此一来,辽宁就失去了依靠联合培养获得收益的机会。

  原因三

  花钱请的“雇佣军”不给力

  全运会一直存在一个庞大的“转会市场”,很多优秀运动员都被明码标价,那些想要完成任务又没有实力的省区市,就只能依靠交流运动员打天下。东道主要想争得第一,自然也就会不惜重金引进名将。

  上届全运会上,辽宁虽然在金牌榜上位列第三,但在不少小项上有明显的短板,体操跳水手球、棒球、短道速滑、水球、花样游泳、马术帆船等9个大项中的近100多个小项中并没有辽宁选手的身影。早在5年前,辽宁省体育局就制定了《引进优秀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办法》,其中规定,引进的运动员视运动水平高低可给予输送单位20万元至40万元的培训费。通过人才引进,辽宁在很多项目上弥补了空缺,并且还招入了巴特尔、郭伟阳、黄雪辰等众多名将。

  但是这些花重金购入的“雇佣军”似乎并不给力,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预期相比还差了不少。比如奥运冠军郭伟阳因为伤病影响,在所参加的三个项目中均早早被淘汰出局。

  原因四

  盘外招不如往届那么疯狂

  在历届全运会上,东道主为了保住金牌第一的位置,不惜采用盘外招。比如2005年全运马术三项赛,北京队以8分优势领先江苏队,就在金牌即将到手时,东道主江苏队却以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上诉,仲裁委员会称北京队跨越了没有标志的障碍,最终用一纸判决取消了北京队的比赛资格;在2005年全运会上,某赛艇代表队用于参赛的赛艇,在比赛前一晚竟然被人戳了一个洞,导致比赛无法进行;在上届全运柔道女子无差别级决赛中,山东选手刘霞多次疑似消极比赛却被裁判视而不见,她最终还获得了冠军,整场比赛占尽优势的刘欢赛后怒踢广告牌;在男子3000米障碍赛比赛中,银牌选手林向前被东道主选手恶意阻挡,林向前赛后怒斥东道主不能这样拿金牌……这些盘外招的例子举不胜举。

  但在本届全运会上,虽然也出现了蒋文文、蒋婷婷指责东道主受到偏袒的事件,但总体来说那些“恶心”的盘外招其实并不多。这也许也是辽宁代表团难以登顶金牌榜的原因之一。

  东道主

  不当第一又如何?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必须当第一”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全运会的东道主。为了争这个第一,最近几届全运会上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现象,导致全运会的公信力直线下降,备受诟病,取消全运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在政策制定方面一直在改革,但始终没有从根源上制止这种为了争第一而不择手段的不正之风。

  东道主争第一,看似是东道主一家之事,但说到底还是反映出整个全运会充斥着功利主义的现实。全运会提倡节俭,节俭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办赛规模上。全运会这种比拼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实力的综合性运动会,居然能够形成繁荣的“转会市场”,这本身就有些不可思议。不管是哪个代表团,把这些花在交流运动员身上的资金,用在当地青少年选手的培养上难道不好?“买”来的人终究不靠谱,对当地竞技体育的发展也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钱花在培养自己的选手上面。

  翻看全运会的历史,全运会也曾淳朴过,最初的几届比赛都固定在北京、上海、广东举行,来自全国的运动员真的就是为了展现自身实力,在比赛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运会开始在全国各省区市间轮流举办,其意义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实,东道主不当第一,真的没啥。全运会需要在竞技层面回归淳朴的本质,那才是全运会存在的价值。

(责编:实习生 杜攀攀、张帆)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