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曼下一個目標或許是中國 本報記者 周國強 攝
體育人生
他,是菲爾普斯背后的男人。
從11歲的英俊少年,到27歲的輝煌退隱,菲爾普斯飛上雲霄的這18枚奧運金牌,也是他的心血凝結。
昨天,傳奇教練鮑勃·鮑曼上海開講——《構造一個冠軍》。
菲爾普斯的故事聽得太多,走近奇人鮑曼,或許才能更好地理解當天賦撞擊努力,奇跡是如何發生。
才藝達人
鮑曼語錄:我是一個謎。有點瘋狂,很多激情,更多時候我相信風平浪靜能帶來驚濤駭浪的力量。
不到50歲的鮑曼說,一個冠軍誕生的前提條件是夢想這塊基石。
鮑勃自己,就是一個有夢的人。進入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時,鮑曼的專業是作曲。對這個年輕人來說,聽著音樂,喝著紅酒就是自己的愜意人生。他會的樂器很多,鋼琴、小提琴、圓號,都達到了劇院表演的水平。但音樂才子鮑曼轉了系。畢業的時候,他得到了發展心理學的學位,作曲成了輔修的專業。
鮑曼的“改頭換面”並沒有結束。對馬有著特別興趣的他,心中醞釀著一個新計劃——開一家獸醫診所。正在為這個夢想籌措資金的時候,他來到巴爾的摩游泳館做起助教,打起短工。“我以前在學校裡也游泳。不過比起我的其他特長,游泳似乎並不突出。”鮑曼堅信的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教練,最重要的素質是讀懂他人的心理。”這一點上,他有著自己的優勢。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也幫助他與青春期的菲爾普斯融洽相處。
從音樂到心理學,再至獸醫學,很難想象,鮑曼的人生軌跡最終定格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游泳教練之一。
控制魔鬼
鮑曼語錄:我是一個控制狂,我需要一切在自己的控制中。哪怕對方是菲爾普斯,我也需要他絕對服從。
北京奧運會,菲爾普斯的8枚金牌中,有一枚格外珍貴。他在游泳眼鏡損壞的情況下,閉著眼睛,數著自己的劃水次數游完全程,並且破紀錄奪冠。鮑曼說這就是優秀運動員臨場應變的能力。這個能力,正是他魔鬼式訓練的結果。早在菲爾普斯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次鮑曼走到池邊,把“飛魚”准備比賽時用的泳鏡故意踩破。菲爾普斯直到比賽開始躍入泳池才發現大事不妙。“我需要看到他如何處理危機,這樣我才能幫助他。”
在菲爾普斯與鮑曼師徒兩人中,性格更強勢的是鮑曼。從13到19歲這六年時間裡,菲爾普斯沒有得到一天休息。他會感到厭倦嗎,他會想著逃離嗎?鮑曼一本正經地開著玩笑:“你更應該關心的,應該是我會不會感到厭倦,會不會拂袖而去。”
鮑曼的強硬性格,也使得他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在執教菲爾普斯的這16年中,我被解雇過兩次。”但他沒有離開,他堅信自己和愛徒的前程,“要知道正是第一個解雇我的那個家伙,在10年之后為我頒發了年度最佳教練獎。”
良師益友
鮑曼語錄:我和邁克的“婚姻關系”還在繼續。這不是一段隻有快樂沒有苦痛的“婚姻”,但卻同樣幸福。
“菲爾普斯沒有你,他仍舊會是不可一世的菲爾普斯。而你的成功,卻全由菲爾普斯來定義”,將這個說法拋給鮑曼,他並沒有絲毫不悅,“我不同意這個說法,我相信邁克也不同意。我們兩個的關系,是拍檔。”他頓了頓,“就像是婚姻,互相選擇。”
如今,退役后的菲爾普斯有了更多時間關注美式足球,參與高爾夫。他和鮑曼一周至少見上一面,討論最多的就是這些非游泳話題。“我們的‘婚姻關系’還在繼續。吵架磕絆是難免的。”有媒體稱菲爾普斯正在努力練習高爾夫,希望有機會在奧運會高爾夫比賽中一展身手。鮑曼對於弟子的跨界發展,並不樂觀,“他那種高爾夫水平,自己打打還行。奧運會?算了吧。”
菲爾普斯有自己的游泳基金會,鮑曼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兩個的共同目標,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游泳。”中國或許就是下一站,“我在英國和土耳其都有顧問的工作,我也很願意來中國幫助中國游泳。”
(華心怡)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