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國乒讓金戰略收效不大 歐洲已淪落興趣越來越小

丁瀟雅 梁軍

2013年05月21日07:32    來源:華商報    手機看新聞

在剛剛結束的巴黎世乒賽女單項目決賽中,中國選手李曉霞以4︰2戰勝隊友劉詩雯榮膺冠軍,實現了“大滿貫”的目標。但在男雙比賽中,郝帥/馬琳以2︰4不敵中華台北隊的陳建安/庄智淵,男雙世錦賽10連冠終結。至此,在非奧運金牌項目上,國乒隻有郭躍/李曉霞女子雙打奪冠,而男雙、混雙均丟掉了金牌。外界紛紛猜測,這是為了“推廣乒球”,讓其他代表隊也有一爭冠軍的想法。其實早在出征前制定參賽名單時,國乒就用心良苦,男雙和混雙沒有派出最強組合。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願望似乎達到了。但是“讓金牌”,真的會拯救乒乓球這項運動嗎?

讓金牌

讓不出奧運戰略

混雙男雙都是非奧項目

國乒在本屆世乒賽金牌大縮水,22年來首次丟掉了混雙金牌,男雙十連冠被終結,考慮到之前國乒已經說了很久的拯救乒乓,這回似乎終於從雷聲大雨點小變成動真格的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目前國乒仍然處於歷史最強大的階段,之所以連丟兩金,除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發揮上佳有一定關系,更大因素是國乒戰略思想的轉移。說到這樣的有的放矢,劉國梁自有安排,那就是像男女單打這樣的奧運項目一定會全力以赴,而混雙如今已經淪落為世乒賽上的雞肋,雙打也僅僅是奧運團體賽裡的一場,無法直接拿到金牌,重要性已經不如從前。也就是說,在錦標主義和金牌至上的舉國體制前提下,就是劉國梁再推廣乒乓,無論是“請進來、走出去”,還是更為直接地在歐洲設置訓練營,都不會改變國乒在奧運會上拿到四枚金牌的目標。既然奧運會“讓不得”,那隻有在世乒賽上做個順水人情了,所以,在混雙與男雙兩個項目上,國乒沒有派出最強組合,改用臨時配對的方式出征巴黎。

讓金牌

讓不出對手興趣

乒乓球還是亞洲的運動

眾所周知,世界乒乓球版圖最需要擴大疆土的地方是歐洲,作為上世紀的乒乓球重鎮,隨著瓦爾德內爾、蓋亭等老將的退役,以及施拉格、波爾等人的年齡增大、狀態下滑,歐洲人對乒乓球的關注度已經大不如前。國乒自然也最想將金牌“讓”入歐洲人手中。可哪知,混雙冠軍被朝鮮隊獲得,該國體育也玩的是舉國體制,相當於一種舉國體制的成功代替了中國的舉國體制﹔男雙金牌則被中華台北隊摘走,冠軍還是咱中國人的。目的沒有達到,歐洲人自然不買賬。

昨日記者通過QQ聯系上現在代表波蘭參賽、剛剛從巴黎返回的前中國選手王增羿,他表示,乒乓球在歐洲本來就不是很受歡迎的運動,這次歐洲選手又沒能有一塊獎牌入賬,恐怕歐洲人不會因為中國隊丟金激起對乒乓球的興趣。“從中國選手的比賽態度上來看,他們還是十分希望能夠拿到金牌的,只是幾對組合都是新搭檔,沒有在大賽上配過。國乒丟掉混雙和男雙金牌,可以說是與他們在決賽中的對手發揮更好有關系。亞洲人的訓練更系統也更善於鑽研球,所以這次歐洲顆粒無收。如果什麼時候歐洲能在大賽上拿到金牌了,大家玩乒乓的興趣和項目的受關注度才能更好。”

讓金牌

恐犧牲體育精神

國字號教頭指導更有用

在接連丟掉兩塊金牌后,劉國梁對“讓球”一事做出了解釋,那就是國乒沒有重點備戰雙打項目而已。細細想來,劉國梁這句話似乎隻針對狹義的“讓球”,比如在賽場上故意發球下網或者回球失誤,這明顯有悖於體育精神。但是在能派出更強組合的情況下,選擇派出新組合應戰,難道不也是一種“讓球”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根本不用為丟失金牌捶胸頓足,因為隻要我們認真備戰了,重視雙打項目了,金牌還是我們的。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

當然,國乒派出非最強組合參加,除了有利於鼓勵對手爭取好成績外,對於國乒陣容中的非絕對主力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在世界大賽的舞台上鍛煉自己,也許正是考慮到這樣的一箭雙雕,才讓國乒堅定了“讓金牌”的想法。

相比於“讓金牌”,王增羿認為歐洲訓練營的建立,應該會起到一些作用,但前提是不能等同於以往的“請進來、走出去”。即其他國家的球員隻能和省隊、俱樂部一起訓練,根本接觸不到“核心技術”,“如果能讓國家隊的教練和陪練一起駐扎在訓練營裡,天天盯著歐洲球員訓練,在細節上給予指導,相信會幫助歐洲選手縮小與中國隊的差距。”

讓金牌

讓不出百花齊放

一家獨大的症結是舉國制

中國乒球在本屆世乒賽上有選擇性地讓出金牌,是為了避免在大賽上大包大攬的尷尬,卻回避了造成中國乒球一家獨大的根源是我們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 。舉國體制造成了中國乒球的長期壟斷,造成了專業打業余,這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其實是不公平的。我們花著納稅人的錢,不計成本地投入,使用最好的設備、最好的科研團隊甚至最好的陪練隊伍去制造一個個金牌機器。試想,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制造金牌機器的系統面前,國外那些依靠業余時間自學成才的乒乓球選手,即使天賦超人,也無法逾越。更不是劉國梁所言的,參加幾次訓練營就可以縮短差距那樣簡單。

本屆世乒賽,中國隊讓出了兩項非奧運金牌。假如奧運會上混雙和雙打變成兩個金牌項目,中國乒球還會在本屆世乒賽上讓出這兩枚金牌嗎?換句話說,無論中國乒球怎麼讓金牌,你還是舉國制,人家還是業余玩法,依然無法改變中國乒球的整體實力一家獨大的實質。

結論:

別把訓練營辦成“奧數提高班”

真要推廣,應以民間為主導

劉國梁在本屆世乒賽上還有個特殊身份就是“推銷員”,推銷乒球的普及和提高。但這種“推銷”的辦法實在是不高明,要麼是讓出金牌,要麼是組建訓練營,讓人家過來訓練。稍加分析,就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劉大總管”搞的這一套,僅僅是辦了針對國外精英選手的成績提高班,有些像教育界人人喊打的奧數班。

其實,在將群眾性普及和職業化提高相結合這一點上,一些國家和地區比我們做得好。德國乒球30年前就實現了職業化,注冊的乒球運動員68000人,大部分來自民間。巴黎最大的乒乓球俱樂部“巴黎第13區”,這家擁有450名成員的俱樂部憑借其良好的組織、人性化的設計以及快樂的氛圍,讓20萬普通人參與到乒乓球這項運動中。而在法國,也正是有了像巴黎第13區這樣的眾多的民間乒球組織,吸引了200萬法國人喜愛上了乒乓球。德國和法國基本上依靠社會的力量組成不同級別的聯賽,讓這項運動在民間生根發芽。而乒球在中國雖然普及度很高,但職業與業余始終是“兩張皮”,職業是職業,業余是業余,沒有相互“輸血”的通道。

先惠及民生,才有推廣的價值。推廣到一定程度,嘗試職業化,謀求競技水平的提高。中國乒球運動不妨也嘗試走這條路,讓乒球退出奧運戰略、退出舉國制,依靠雄厚的群眾基礎,由民間和社會為主導,真正開展這項運動。

 

(責編:溫靜、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