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世界體壇將是“90后”選手的比拼。今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90后”的體質健康和體育習慣,以及與此基礎相關聯的競技水平如何,將決定中國體育的成色
最初時興“70后”“80后”說法,是用來說年輕人閱歷淺、不成熟,后來漸有褒義融入,指代思想活躍、敢想敢為的一代新人。一晃,“70后”接近中年,“80后”也已不算年輕,眼見遍地盡是“90后”。
國際體育比賽有些是規定了年齡限制的,最大的莫過於奧運會足球比賽限23歲以下球員參加。備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足球運動員應當是1993年以后出生,屬於“90后”。目前,中國足球在這一年齡段的人才儲備並不好於以往。
奧運會籃球比賽從來沒有球員年齡限制,但中國籃協早就以國奧男籃的名義組建隊伍。在新任主教練宮魯鳴堅持鍛煉年輕球員的建隊思路下,新人擔綱的國家隊輸了球,暫時還不會引來一片責難之聲。可是,與國家隊年歲相差不大的國奧隊輸了球,就必須准備承受鋪天蓋地的批評。去年亞錦賽國家隊敗給了中華台北隊,今年亞洲杯賽國奧隊也敗給了中華台北隊,真是有車必有轍。
籃球場上的競爭結果讓人們很難像對待“70后”“80后”那樣,也為“90后”慷慨送上褒義。比起手上腳下基本功粗糙,更脆弱的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心理素質。弄不懂為什麼該進的球不進、該封堵的攔不住,這時候才會想起“90后”的心理訓練也應當跟“80后”“70后”有別。
未來10年,世界體壇將是“90后”選手的比拼。巴西世界杯賽各隊中“90后”球員是否適量,成為判斷日后走勢的重要根據。決賽打進制勝之球的德國球員格策剛滿22歲,是典型的“90后”,機智、果敢,將隊友們此前的努力一錘定音。中國女排19歲的主攻朱婷,中國乒乓球隊17歲的樊振東,都已成為世界體壇“90后”當中的佼佼者。跟年長於自己的前輩較量,難分高下,像是同一代人﹔跟同是“90后”的對手比,高出一籌,不像是同一代人。“90后”最大的已經24歲,幾乎到了黃金年齡,再當小將寵著,大概永遠長不大了。
放到更廣泛和長遠的意義上說,今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90后”的體質健康和體育習慣,以及與此基礎相關聯的競技水平如何,將決定中國體育的成色。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22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