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生具有运动兴趣,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男孩、女孩,只要发展正常,在一岁以后都能表现出对于运动的冲动和喜好。同时,孩子们在各种运动中,也都能散发出蓬勃的运动激情。即使没有科学系统的指导,这种运动兴趣和运动激情,一般也可以持续到3岁左右。
儿童教育专家表示,在孩子小的时候若能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这种运动兴趣和运动激情将会转换为运动习惯和运动动机并保持一生。
所谓“科学、系统的训练”,并非人们想象的如专业运动队员那样枯燥、单调的训练。本期健康专列特邀儿童教育专家,分月龄、年龄阐述婴幼儿优化运动方案,供家长们有的放矢地实施运动教育,从小强健孩子的体魄。
俯卧 出生5天起
从新生儿到三岁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发展是连续的,其间有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适龄特征,类似“三翻”、“六坐”、“八爬”这些中国传统说法,但这些时间点并不绝对。国际早期教育协会国际注册亲子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杨淼表示,由于不少孩子大运动滞后,因此孩子间彼此的身体发展差异较大。
新生儿出生时,身上会有一些原始反射特征,包括吸吮、抓物,放到水中能够游泳、潜水等。这些原始反射的作用一是帮助新生儿的基本生存,二来,原始反射并不受婴儿的大脑控制,更像“自动化控制”。新生儿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也不会使用身体。
因此,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当婴儿年龄小的时候就开始帮他们做大量的运动,让孩子知道自己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做很多事情。
俯卧便是孩子能够接触到的第一个“运动项目”。杨淼表示,孩子出生5天后,便可以鼓励孩子多俯卧。“中国的喂养习惯是孩子更多仰卧或被大人抱着,这样的姿势使得他们得到运动刺激的皮肤面积非常小。但如果改为俯卧姿势,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有获取的欲望。俯卧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是能移动的。即便他们开始的动作貌似没有意义,却能给大脑发射信号即“我有身体”,而且我的每个部位都是能动的。
抚触 每天坚持做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为孩子做抚触应该从出生开始坚持。孩子刚出生,他们会认为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是没有身体的。随着有人帮他们摸到了并告诉他这是后脑勺、小屁股等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通过触觉孩子便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原来有这么多的部位。因此,家长应该坚持每天15分钟有一定力度的抚触,给孩子轻轻地捏、攥、弹,或用羽毛等不同物体刺激孩子的皮肤,用触觉让他们感受自己的身体。
杨淼提出,0至6岁是孩子认识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大量运动的积累。新生儿不会主动运动,家长便可以给孩子做被动体操,让他们双臂张开、合上,双腿屈膝、伸直等。此时,家长们也许会发现孩子会跟你“较劲”,这不是他们不想活动的表现,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用力罢了,需要成人教会。
“家长在给孩子做抚触时速度一定要慢,这一点非常重要。”新生儿身体某一个部位接触到刺激后,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这一传递过程的速度其实很慢。如果抚触过快,那么前一个信息还没有到达大脑,后一个信息又来了,孩子就乱了,就达不到通过运动给大脑发射“信号”从而更好地认识、使用身体的目的了。随着被动运动的多次重复,孩子在3个月左右就能翻身了,这是他们第一个能主控的动作:先由仰卧变为俯卧完成180度翻转,进而继续到360度。
爬行 要达500小时
“我们反对家长过早训练孩子坐的能力,提倡孩子的内在需求在得到充分满足后,自发能够完成身体的发展。”杨淼提出,过早练坐,只会造成孩子出现驼背或不好姿态的可能。因此,鼓励孩子多俯卧,当他们五六个月开始匍匐爬了以后,他们能自己从俯卧位改为坐位,甚至孩子先会爬再会坐也是值得鼓励的。
慢慢地,孩子开始不满足于匍匐爬行的慢速了,在7个月左右时会出现肚子离地、手膝跪地的姿势了,他们在地上“摇晃”一段时间后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手膝爬行。
由于孩子普遍偏胖,并且家长抱子女时间偏多等原因,现在大部分孩子的运动都要滞后。杨淼鼓励孩子爬满500小时,按一天爬行3小时计算则要爬满5个月。“我们反对使用学步车、学步带或牵着孩子手走路。因为之前不管是爬行或哪种动作,对孩子的平衡能力要求都不太大。但是他们要过渡到走两点行立的状态就不一样了。”在真正会走之前,婴幼儿先有一个三点固定的过程,即扶着物体走,如果用学步车或拖着孩子手学走路,一是对平衡能力的发展不好,二来不利于孩子眼手脚的协调动作。
行走 要有充分的探索空间
当婴幼儿年龄达到十四五个月,学会独立行走后,他们就会到处跑,此时家长一定要给他们大范围的活动空间,而不要有过多的保护和限制。其原则是,只要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的活动不是以破坏为目的,就要给他们充分的探索空间。
成人应该鼓励孩子进厨房扒拉菜筐,鼓励他们翻抽屉。只是,从教养规则角度讲,还应鼓励他们翻完东西放回原处。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物品不同的形状与声音,每一个体验都是在认知和学习。
1岁半以后,孩子的奔跑能力增强,此时的好奇心也强,就要有更多的练习,如踢球、爬坡等,训练双腿,因为到了2岁左右孩子便应该能够双脚跳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抛球、接球、转圈、蹦床都可以进行练习。
2岁半之前,孩子身体两侧只能做对称性的活动,没有办法做反向的、不同的动作。如果训练得当,他们就能够成功地从双手对称动作过渡到双手开展不同的动作。除此以外,跨越中线也是2岁半孩子的一个重要发展能力。此前,孩子的左手只能在身体左侧活动,而不能跨过中线摸到右肩,当他们积累了大量运动后,大部分的身体机能也就具备了。
孩子0至3岁阶段还不太能够参与到正式的运动项目中来,即使2、3岁的孩子,对踢球、抛接球训练也不一定能够掌握好。家长不妨和孩子开展一些有意思的亲子活动,在培养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起到了锻炼的效果。比如,吹泡泡,让孩子用手抓泡泡就是很好的手眼协调运动;荡秋千、跷跷板则是有助于内耳前庭的大运动训练。
3至6岁儿童最佳运动项目推荐
儿童教育专家殷红博指出,儿童健康的身体是其优秀智力发展的基础。身体不好的孩子,他们多种能力的发展也会表现出落后或发展不良,甚至影响到综合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低下的儿童常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专注力差,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创造力及创新意识、缺乏思维灵活性和流畅性,发散性思维水平低下,尤其缺乏悟性思维和短时间处理大信息的能力,由此造成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的低下。
不仅如此,儿童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基于研究表明,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身体不健康的儿童,常常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易疲劳、适应能力差、任性、缺乏独立性;依赖、懦弱、抑郁、情绪不稳定;焦虑、逃避困难、缺乏勇气和毅力、缺乏耐心、缺少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
因此,殷红博鼓励孩子在低龄时期便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以便从小树立起良好的运动习惯及运动动机。然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素质的发育规律和特征明显不同,就要求儿童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
3岁儿童身体素质训练要点包括运动的速度和灵活性、跑动中跨越障碍的能力以及原地跳的能力。
4岁儿童可开始学骑两轮自行车,单腿跳平衡木2到4米,训练孩子变速、变向绕障碍跑以及向后的跑跳结合。
5岁儿童可以开始锻炼爬网和徒手攀岩的能力,遮住双眼听口令向前、后、左、右跑,训练孩子吊臂前移、后移以及武术基本的动作或套路。
6岁儿童可以进行栏高20至35厘米的跨栏跑训练,带球跑2至5米后跳起扣篮,在奔跑中向两侧投准。
因此,从运动项目的推荐来看,3至6岁男孩最佳的运动项目有武术、足球、跨栏、自行车。3至6岁女孩最佳的运动项目有体操、跳绳及自行车。本报记者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