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5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郑道锦 公兵
25日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份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这对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来说是一大指导性的战略利好,而能否把握这份利好的关键还是在落实。
这份文件的战略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提升了校园足球的战略地位,即不仅从竞技层面出发,更从足球对青少年的独特教育功能来定位校园足球。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努力搞好校园足球不仅是为了中国足球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这为校园足球活动占据了一个理论高点。
其次,它在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费、优惠政策、场地、评估机制、学校的四级联赛建设、科技支持、安全保障体系、国际交流、足球文化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宏观的、系统性的指导意见,将这盘大棋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并在某些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比如,《意见》要求各级体育、教育部门将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定点学校校长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还要求争取3-5年逐步落实每所定点学校中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并保障足球教师享有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等。
第三,它依据现有情况和资源,对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工作进行了适度区分,这有利于校园足球在注重普及的同时兼顾提高,将足球的教育功能和竞技功能进行合理的调配。
在肯定这份《意见》的战略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可能存在的战略缺陷,比如在高考、中考等“教育指挥棒”无视足球的情况下,如何真正调动学校、家长和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便是其薄弱点;又比如在眼下校园足球严重缺乏科学训练的情况下,如何广募人才、通过创新研发形成一整套先进的青少年科学训练体系在《意见》中也并未有更具体的设计。
此外,好的战略也需要好的战术设计才能落实,如果缺乏很好的战术配合,则到了基层的执行力便会层层打折扣,教育和体育两大部门应在完善校园足球的顶层战略设计的同时,充分调研基层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并想出对策,细化监督基层执行的具体方案,大力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在各地的有效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