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各地学生溺亡的消息不时传来。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实在令人心痛。
为了防止悲剧发生,教育部以“严防死守”为主要内容的关于谨防学生溺水的紧急通报,今年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向全国发布。
警示孩子们远离有可能吞噬生命的水域十分必要,但在炎炎夏日里是否也该满足孩子们渴望游泳的意愿?如果为了防止溺亡,就让孩子们都当“旱鸭子”,岂不因噎废食。特别是在水网遍布的江南水乡,游泳不仅是戏水纳凉的游戏,更是一项强健体魄,保护自己的技能。如果孩子们普遍具备一定游泳技能,尽管不能彻底杜绝溺水现象,一旦意外落水,起码可以有效减低溺亡发生的概率。
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5个部门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一批4个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其中游泳高居榜首。相关人士解释,把游泳列为高危项目“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规范相关项目产业,保障全民健身运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但愿全国中小学的校长,不要因为游泳是“高危项目”就把教孩子学游泳的责任全部推给家长。
据实而言,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技能,游泳是比较理想的选项之一。“严防死守”只是现实情况下学校的应急选择,而将游泳项目列为高危项目更易引起误导。只有建立起既教会孩子们游泳本领,又有序引导孩子们择时择地健康游泳的“疏”与“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才能减少和避免“学生溺亡”的悲剧重演。
别再人为剥夺孩子们亲水、近水、戏水的权利,别再刻意夸大游泳项目的危险性,让游泳带给孩子们更多乐趣,让越来越多涌现的游泳场地成为一种潮流,溺水而亡的悲剧才能真正远离我们的视野和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