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篮球都是遭遇战,彼此都不了解,比的更是平时积累的厚度。中国大学生男篮首战以65∶107输给巴西队,差距是明摆着的。用主教练周殿学的话说:“看人家在比赛里咣咣扣篮,咱们平时其实也能扣,但一对抗就不行了。”对抗的本钱——身体素质先就差了一块儿。
中国队由今年的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冠军东北师大队为班底搭建,武汉理工、华侨大学等队也有队员入选。只有前锋孙鹤峰的履历显得与众不同,他来自美国弗吉尼亚诺福克州立大学,平时打的是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今年球队打入了NCAA一级联盟的季后赛。“国外对抗强”,这是孙鹤峰对NCAA的第一感受,而周殿学也看中了他敢于对抗的特点,让他主打内线。但在势若雷霆的巴西队面前,全队都打得沉闷而零散,集训只有一个星期也是原因之一。
出国前,孙鹤峰是东莞新世纪俱乐部青年队队员,因为觉得“篮球不能打一辈子”,他的人生规划开始转向。在诺福克州立大学,孙鹤峰学的是工商管理,虽然毕业后的首选依然是打职业篮球,但有了大学生涯的历练,他对未来的选择也多了份底气。
在美国一天训练3个小时,时间不长,强度比国内高不少,学业更不能马虎。“所以学习和打球的强度都比国内大”,这让“效率”成了孙鹤峰大学生活的关键,不知不觉中提高的还有做事的专注度。大学篮球是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发展之源,但大学篮球的意义并不仅在于为NBA培养人才,而更看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正是这样的理念基础,促进了美国大学篮球和职业篮球的良性互动。也是孙鹤峰选择“换个活法”的初衷。
以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大超为主的国内大学篮球近年来初具规模。大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呼声不低,但现实中则要面临教练水平、训练条件等诸多制约,发展的根基和模式还谈不上坚固完备。另一方面,希望读书打球两不误的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多,大学篮球面对时代发展提供的机遇。大运会的磨砺既可以看到差距,更应该有所领悟。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8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