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成为国际奥委会新主席。
“只要他参与竞选,就从不会失手。”这是“德国之声”电台对托马斯·巴赫的评价。在德国媒体眼中,这位前奥运会花剑冠军在政坛就犹如其在赛场上一样——沉稳、冷静、富有耐心,并善于寻找时机一击命中。
北京时间昨晚23点30分,国际奥委会(IOC)新任主席竞选结果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揭晓。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德国人托马斯·巴赫,战胜了包括黄思绵、吴经国在内的其他五位竞争者,将接替罗格执掌全球最大体育组织,他是IOC第九任掌门人,也是第八位来自欧洲的主席。
1953年12月29日,托马斯·巴赫出生于德国的“击剑之乡”陶伯比绍夫斯海姆,就此与体育结缘。1976年,23岁的他作为联邦德国队的一员,赢得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金牌,登上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峰。退役后,巴赫攻读法律专业,并获经济法学博士学位。1981年,年仅27岁的巴赫在德国巴登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被选入新成立的运动员委员会。他出众的能力很快得到了萨马兰奇的赏识,被萨翁称为“国际奥委会中最好的委员之一”。
巴赫于1991年被提拔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此后任国际体育法院上诉法庭庭长,他在2000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巴赫都是评定委员会主席,在IOC内部已是位高权重。
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3年期间,巴赫展现出超群的工作能力,屡次为萨马兰奇和罗格排忧解难。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爆出贿选丑闻,他临危受命担任危机处理委员会负责人,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罗格曾评价巴赫是“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支柱,具备了一位国际奥委会主席所应具备的一切”,早已将其视为接班的不二人选。
巴赫仕途一帆风顺,除了工作能力,其八面玲珑的性格也是重要助推力。德国人性格随和,在国际体育界树敌极少,灿烂的笑容是他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在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巴赫口碑极佳。去年年底,国际奥委会委员霍震霆之子霍启刚与郭晶晶举办世纪婚礼,日理万机的巴赫特地改签机票,前往现场祝贺。此外,巴赫与亚奥理事会主席、科威特亲王法赫德关系甚密。他目前身为德国阿拉伯商务协会会长,并在科威特财团操控的一家德国实木加工公司任董事会主席。
在政坛长袖善舞的巴赫,也有狡黠的一面。2001年奥委会主席选举时,巴赫起初支持的是罗格的竞争对手——金云龙,韩国人成为竞选人必须有三名IOC委员提名,其中一位正是巴赫。但此后金云龙因贪污受贿被捕,德国人迅速与之划清界限,并公开表示他对金云龙的支持“只是走走形式”。
2010年巴赫第三次蝉联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近90%的超高得票率令人咋舌,此次当选主席应该说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