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国内足球

前足球少年写下万言书 望足球学业不再“二选一”

谢泽楷 张喆 陈伟胜

2014年11月09日09:31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希望足球与学业不再“二选一”

  在无奈放弃踢球后 一名广州足球特长生写下“万言书” 记录自己的“足球感悟”

  本报10月29日B5版《校园足球“更上一层楼”》一文,对广州青少年足球的分析让不少青少年球员和他们的家长产生共鸣,一名前广州U-15足球队员更写下长达36000余字的万言书《一个前广州U-15少年足球队员眼中的中国足球青训》寄给本报。万言书叙述了该球员7年练球经历以及他对广州足球青训体系的思考。这名小球员的经历是广州青训的缩影,也为青训该如何改进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参考范例。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该名球员和他的家长,以及带他入门的足球启蒙教练。

  他是彭伟国、胡志军的“师弟”

  《一个前广州U-15少年足球队员眼中的中国足球青训》节选:

  2007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看到天河区体育东足球场外挂了一幅横幅:足球兴趣班招生。就这样,我从体育东足球场开始了我的足球生涯。兴趣班以培养兴趣为主,队员大小不一,由两个教练负责。令我奇怪的是,队员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我每个周末早上7时起床, 8时坐车到球场,10时结束回家。在这里我非常开心,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也渐渐喜欢上足球。在兴趣班我没有感觉过训练有多么艰苦或是难受,那确实是快乐足球。

  写下这篇万言书的球员名叫贺华柯,以上文字是他7年前刚接触足球时的情景。从2007年到2013年,贺华柯从足球兴趣班一直踢到广州市队,1年前,贺华柯还是广州U-15足球队一员,他在这支市级半专业队担任主力右前锋。今年9月,出生于1999年的贺华柯入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为3年后出国留学做准备,在“足球还是学业”这道单选题面前,贺华柯选择了学业。

  贺华柯“触球”时间相对较晚,他的足球水平能快速提高,得益于师从广州著名基层足球教练——马木生。作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青训教练之一,马木生曾为广州足球培养出彭伟国、胡志军和冯俊彦等多名知名球员。作为天河业余体校足球队的总教练,正是马木生“左手哨子,右手鞭子”的严格训练方式,让贺华柯一路从兴趣班走到市级队。不过,马木生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像带彭伟国和胡志军那时候了,哪能真打学生,就是严格一点,让他们听话认真训练。”

  马木生评价贺华柯时说:“速度很快,更重要的是他踢球肯动脑子,踢得很聪明。”在马木生看来,由他训练出来的贺华柯踢球时带有典型的南派足球风格。

  贺华柯足球水平的进步是马木生严格教导的成果,也是贺华柯父母全力支持的结果。2007年,热爱足球的贺华柯爸爸担心儿子在学校运动量不够,便给他在足球兴趣班报了名。一年后,爱上足球的贺华柯被教练选进天河体校。

  贺华柯的父亲不会踢球,却是一个看了20多年足球的资深球迷。贺爸爸从1992年开始关注意甲,同年来到广州,又被公司外派到武汉,5年后回到广州时已错过广州足球第一次辉煌的时期。自广州恒大升入中超以来,贺爸爸一直购买赛季套票,几乎每次主场比赛都到场观赛。贺华柯母亲曾是学校田径队的队员,贺华柯继承了父亲的足球兴趣,也继承了母亲的运动天赋。

  发展青训需更多好教练

  《一个前广州U-15少年足球队员眼中的中国足球青训》节选:

  体育东足球场由三个7人场组成,我们的兴趣班就在最外面的一个球场训练。里面两个球场里也有一些小孩在训练,不过他们的教练看起来很凶,我经常看到一个老教练拿着一个竹条在监督队员练球。2008年4月的一天,爸爸正在球场边看我训练,过来一个老者,他是旁边这个天河业余体校足球队的总教练马木生,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很凶的老头。他指着我问我爸说:“你愿不愿意过去我那边训练?”

  这是贺华柯初遇马木生以及马木生将贺华柯从兴趣班招入天河体校的情景。自1980年从事广州青训工作以来,马木生培养了很多像贺华柯这样的青少年球员,今年马木生已经66岁,10年前他提早退休后,天河区体育局找到他,随后他便扎根天河区基层足球,把天河足球从“一张白纸”变成广州足球强区。

  目前,马木生既是天河体校足球队的总教练,也亲自带着2005~2006年龄段的小球员训练。马木生每周3天到各间学校指导校园足球,余下4天则在天河体育东球场带队训练。为了保持身体状态,马木生每天早上都锻炼一个小时,其中跑步半个小时。

  在马木生看来,广州青训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他认为,培养梯队,关键还是要有球可踢,要让球员得到锻炼,让教练得到实践,“当兵不打仗,有什么用?”虽然校园足球正大力开展,但马木生没有盲目乐观,他说:“现在校园足球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以后怎么办?怎么持续搞下去?以后有多少个能够成才?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也会想得更多。”马木生认为,青训不应只重视成绩,更要以长远目标去培养青少年球员。

  不是每个教练都能像马木生那样敬业、认真和负责,这也是马木生备受业内尊重的原因。马木生说:“好教练都是实践出来的,问题是现在的教练愿不愿意去做、去学习。校园足球的教练也是足球教练,也要敬业,也要对得起‘教练’这个称号。”马木生打算明年正式退出一线青训工作,转而培养更多的年轻教练,用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积累至今的青训经验去指导他们。

  期待学习和梦想交融 “巨星”与“博士”共体

  《一个前广州U-15少年足球队员眼中的中国足球青训》节选:

  中国足球和足球青训是不够先进的,但是我们亲爱的习总书记决心要把足球搞上去,让我看到了一线曙光。我希望将来的足球青训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不存在选择的“开放性题目”,能让学习和梦想交融,能让“巨星”与“博士”共体,能让中国足球和世界接轨。

  以上是“万言书”结束部分的文字,也是贺华柯对7年青训的反思。去年,广州队为备战省运会,要求队员们“三集中”(同吃、同住、同训练)。虽不同于已被足协明令禁止的完全为比赛准备的“三集中”,但这意味着学习成绩优异的贺华柯如果选择继续踢球,就无法在原初中继续上学。当时,即将面临中考的贺华柯陷入两难境地,在与父母商量之后,贺华柯选择了学业。

  今年,贺华柯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了华附的特长生考试并被录取,此后,他又参加了华附国际部考试,同样被录取。贺华柯的中考成绩为758分,比华附的录取分数线高出近30分,创下华附体育特长生的中考成绩新纪录。

  如何兼顾学业与足球?贺华柯说:“压力比较大,因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时间比我多,所以必须加倍努力。”在进入广州青训体系的7年里,贺华柯过得比同龄人累,但因为热爱足球,他也乐在其中。贺华柯读初中时,由于学校远在南沙区,他只能在周末参加训练,这一度让他失去主力位置。此后,凭借出色发挥,贺华柯再次成为主力,并帮助球队在多项比赛中夺冠。只是,贺华柯最终与大部分青少年球员一样,在一番纠结之后,不得不放弃足球选择继续学业。

  广州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仍保留足球青训体系的城市,这套从校园足球到体校再到半专业队的“金字塔”体系,在延续广州足球“香火”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事实是,多年来广州培养不出质量够高、数量够多的足球人才,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量热爱足球的青少年球员,在升入中学后就面临着足球与上学只能且必须“二选一”的窘境。大部分球员选择读书升学,导致足球后备人才大量流失。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足球的情况下,只有解决“二选一”的问题,才能让广大球员的家长走出“足球难出头”的误区,才能让他们知道中国足球将更有前景。

  对于“三集中”导致的“二选一”问题,马木生说:“现在不像以前,以前读书抓得不紧,现在是上午读书,下午练球,考试及格才能打省运会。广州仔是很聪明的,‘三集中’未必就好,太早或太晚集中都不行,广州现在的‘三集中’已经算很晚的了。”

(责编:杨磊、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