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探索中國特色的網球發展之路 下一個李娜在哪裡

2013年01月27日08:39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 王集旻

26日的澳網女單決賽賽場上,帶傷堅持出戰的中國金花李娜1:2遺憾地負於世界排名第一的白俄羅斯衛冕冠軍阿扎倫卡。這是李娜職業生涯第三次闖入四大滿貫賽事決賽。

作為一名現象級的巨星,即將年滿31歲的李娜把中國網球帶到國際網壇的舞台中央。但在她成功的背后,能否找到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網球人才培養機制將是尋找下一個李娜的關鍵。

單飛——走向世界的不二選擇

李娜能夠達到今天的成就,除了其天賦異稟之外,也與2008年底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一項創新舉措密不可分。當時中心同意李娜、鄭潔彭帥等人的要求,金花們從此脫離國家圈養的群飛機制,走入更適應自身發展的職業化單飛道路。

從吃“大鍋飯”,到自負盈虧干“個體”,四年多的時間裡幾朵金花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戰績和世界排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一姐”李娜更是在2011年的法網實現歷史性突破。

單飛模式下金花們訓練和比賽的自主性明顯提高,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教練、制定比賽計劃。這一點在李娜身上尤為明顯,單飛后的李娜對於比賽獎金擁有更多的支配權,繼而有條件選擇托馬斯、卡洛斯等高水平外教幫助自己進一步提高。

本屆澳網期間,李娜不止一次地提到卡洛斯對自己的幫助。這位曾經執教過海寧的名教帶給李娜的不僅是殘酷和有效的訓練模式,更重要的是那一聲聲“冷靜下來”的提醒。這種心理指導對於容易急躁的李娜幫助明顯,娜姐能更好地控制情緒、在對手面前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群飛——發展初期的舒適溫床

單飛后的甜蜜一次次擺在世人面前,也讓不少年輕球員躍躍欲試。其實看似風光的背后,也隱藏著不少鮮為人知的艱辛和困境。2012年中網期間,同樣單飛成功的彭帥就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年輕選手,職業化道路並不好走。

彭帥表示想要請到好外教,一年沒有7位數的薪水根本做不到。此外出國比賽的各種費用,這些對於職業生涯剛起步的年輕選手都是沉重的負擔。

彭帥的話並非危言聳聽,職業化道路的先行者袁夢就是最好的佐証。14歲就開始混職業圈的她算是中國最早的“個體戶”,真正的自主參賽,自負盈虧。在孤軍奮戰的道路上,她有大把的辛酸故事,其中大部分都和經濟窘迫有關,限於此,她的世界排名最好時也不過86位。

相對而言,由國家統一聘請教練、安排出國比賽、包管后勤服務的群飛模式對於尚無能力“自負盈虧”的年輕選手來說是一個更為穩妥的選擇。李娜此前接受採訪就曾表示,現在雖然單飛了,但成功過程中離不開青少年時期群飛模式的培養。

國家體育總局網管中心主任孫晉芳也曾表示,群飛和單飛兩種模式並非對立,中國運動員大多在傳統的舉國體制下成長。但當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羽翼漸豐的時候,應該放心讓他們單飛。

本屆澳網上創造中國隊男選手登上大滿貫正賽賽場歷史的吳迪目前就處於群飛階段,而另一位中國男網的希望張擇也曾表示,在世界排名沒進前100之前還是在國家隊好一些。

增加人才儲備 吸引社會力量

無論是群飛還是單飛,網球項目投入高、成材率低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李娜等“金花”的優異成績有很大帶動作用,網管中心人才培養機制也日趨科學開明,但現階段優秀優秀中國網球選手青黃不接的問題比較明顯,用孫晉芳的話來說,龍頭有了卻還沒有龍尾。

針對這一問題,除了需要耐心等待瓜熟蒂落之外,還需進一步擴大網球后備人才儲備,提高基層教練隊伍水平。目前網管中心也在著力從青少年選手選拔上做文章,進行試點改革,其中包括同一些中小學校合作。

除此之外,在網球人才培養模式上還應不斷向歐美發達國家靠攏。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不少個人和俱樂部也加入到網球人才培養的隊伍中。如何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形成國家、社會共同參與多管齊下的青少年人才培養模式將是網管中心需要研究的課題。

本屆澳網以外卡賽冠軍身份參賽的張宇璇小時候就沒有進過專業隊,十二三歲去美國打了兩年球,2010年才進入天津隊。殺入資格賽第二輪的90后“小花”王薔從事網球運動十多年一直都是“個體戶”。也許,下一個李娜就會從這些新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后起之秀中產生。

(責編:溫靜、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