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第27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大學生運動員培養 兩種模式漸行漸近

記者 薛原 馬劍

2013年07月10日08:13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大學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大致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現役或退役的專業選手進入大學“回爐”,由於競技水准已達到相當的高度,補的主要是文化知識﹔一種是從高中升上來的青少年選手,除了學業外,也要努力在賽場上拼搏,以求突破。

  模式一:運動員學生

  喀山大運會中國跳水隊有兩名奧運冠軍壓陣。火亮的學籍在中國人民大學,羅玉通在中山大學。領隊雷鳴介紹說,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國家跳水隊和人大開展合作,人大的老師會來隊裡上課。火亮念新聞,但專業不是自己選的,也沒想過畢業后要干什麼,“畢竟現在還有訓練,以后要做的事應該也和體育有關吧。”老師隔三差五來上課,對於運動員來說也算一種調劑。羅玉通則打算今年全運會后將重心轉向學業,“自己文化課比較欠缺,但這對未來還是挺重要的。”

  對於這些運動員而言,接觸體育專項之外的知識,豐富自身綜合素質,人生補上這堂課,自然必要。不過,依靠競技成績敲開大學之門的運動員畢竟是少數。另一方面,對於大學而言,在學校的操場上不會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的學習方式和融入程度也不同於普通學生。這些“運動員學生”的身份認同能否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問號。

  模式二:學生運動員

  喀山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田徑隊領隊趙俊杰說,參加本屆大運會的田徑選手都是大學選拔賽的優勝者,隻有競走項目的運動員和體育總局田管中心協調,由中心選派。而田徑隊的絕大部分選手都已在各省體育局注冊,“事實上大學培養出的選手已在為專業隊輸送人才。”

  “學生運動員”的厚度增加,和學校競賽體系的暢通有關。近些年來,全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已列入田管中心競賽計劃,更重要的是比賽成績可以成為運動員等級審批的依據。這激發了中學開展田徑運動的熱情,“現在每年的全國中學生田徑賽參賽人數已達到1800人左右。”

  高校培養出的運動員在省隊注冊后,一方面多了比賽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彌補高校訓練經費不足的問題。過去,全國大學生田徑賽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是高水平運動員,乙組是普通學生。現在高水平組又分為甲A和甲B,在專業隊注冊的學生參加甲A組比賽,“這樣劃分是為了讓選手水平更接近,也更公平。目前甲A和甲B選手大概各佔一半。”

  由於競賽體系的相互認可,推動了田徑項目“兩種模式”的融合態勢。而籃球項目則完全在大學生超級聯賽和CUBA(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佼佼者中挑選隊員。

  兩種模式能漸行漸近,在於實現了優勢互補。說到底,還是因為時代的發展使培養體育人才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對運動成績的追求,不能離開“育人”的宗旨。

聯系本文記者

薛原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張帆、胡雪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