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會員大會

與會代表最關心校園普及與專業青訓 少年強足球方強

2014年01月23日08:39    來源:文匯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少年強,中國足球方強

  去年初,《中國足協青少年足球訓練大綱》定稿並且出版發行,不少基層教練卻將其束之高閣,這讓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特別不能理解,“為一本教材爭得面紅耳赤,各不相讓。”迷信經驗、忽略規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阻礙,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各級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

  從本屆大會《工作報告》披露的數據來看,專業青訓現狀堪憂:近年來在中國足協注冊的常年參加系統訓練比賽的球員隻有兩萬人左右,專門培養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足球學校隻剩20多所(頂峰時期達到近千所)﹔校園足球似乎不差——開展活動的學校逾5000所,注冊學生運動員有19萬人,但足協仍感到“參與足球的中小學生數量很少”。

  足壇名宿容志行直言,中國足球最迫切的任務是多考慮一下校園足球,“應該強調‘從娃娃抓起’,練好基本功和意識,因為中國足球的翻身還得靠后人。”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觀點是,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應建立在越來越多青少年參與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體育教育改革,吸引更多孩子走進球場,這方面工作能否做好,對於中國足球的騰飛至關重要。”

  兩位副主席的工作領域雖不一樣,但是立場一致,而在今天上午的分組討論匯報中,如何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也是與會人士最關心的話題。“校園足球作為一個亮點,要有更詳細的計劃。”剛剛進入執委會的上海市體育局局長李毓毅羅列了很多想法,比如增加青少年足球的文化教育內容,吸引更多家庭支持足球﹔配備專家下基層指導青訓大綱﹔12歲以下的青少年淡化金牌意識,同時建立合適的評估體系來激勵基層體育教育工作者。

  北京足協秘書長楊俊生建議中考加入足球項目,城市規劃、小區建設時增加小型球場,“校園足球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今后要抓的是質量。”他同時呼吁全社會都來支持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讓專業青訓與校園足球更好地結合。

  代表們都在積極建言:作為發展青少年足球的指導性文件,無論《工作報告》還是《規劃綱要》都有可以完善之處。前者提到了今年重點推進的幾項基礎性工作,相比組織架構與協會建設,更具基礎效應的“青少年普及與提高”被放到了最后﹔后者將“加強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列入今后十年的主要任務,但僅限於泛泛而談,弱化了具體措施與明確目標。

  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用於中國足球,同樣恰如其分。

  本報記者 黃春宇

  (本報香河1月22日專電)

(責編:張帆、胡雪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