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如何咂摸青奧的滋味(金陵夜話)

鐘  文

2014年08月25日07: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順應潮流發展,遵循規律開拓,這或許就是南京青奧會帶給中國體育如何做到由大轉強的啟示

 

  南京青奧會賽程過半,此前並不為人熟知的青奧會已然勾勒出自己的清晰輪廓:賽場之內賽事有序推進,賽場之外歡樂有增無減。

  直至南京青奧會開幕前,相信很多人並不了解青奧會為何物,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青奧會的付出與奉獻。而今,再問同樣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是世界各地年輕人的聚會,這是教育、文化與體育融合的賽會,這是對分享的體認要高於對成績的追求的盛會。

  對於青奧會,人們最初的認知是青澀的。如果將青奧會比作一顆青橄欖,很多人直到如今才算咂摸出這顆青橄欖的真正滋味。但就是這樣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賽會,卻在不經意間改變著人們體育賽事的刻板認知。

  或許就在自拍成為潮流、快樂成為基調的當下,回過頭再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現場自拍的驚人動作,再聽巴赫喊出的“讓體育回歸教育”“未來奧林匹克應超越競技”的驚人之語,人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奧林匹克運動同樣走到了改革與守成的十字路口。

  其實,真正促使人們讀懂巴赫的原因,不僅僅是巴赫身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身份,更多則來自人們對青奧會的直觀感受:比如青奧會上並沒有設立成績排行榜,但這並不影響參賽選手對“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比如賽前始終緊繃著弦兒的南京曾為種種煩惱困擾,但當大賽啟幕放鬆下來之后,南京的收獲頗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效。

  一份來自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調查,似乎更可印証青奧會的“神奇”:青奧會的播出給央視帶來良好的收視表現,乃至賽事直播及相關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均高於基准收視。更讓人意外的是:青奧會的觀眾構成中,女性觀眾、城市觀眾的比例上升明顯,小學以下、大學以上學歷的觀眾有所增加,初中、高中學歷的觀眾有所減少,但變化幅度不大。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南京青奧會吉祥物砳砳的走紅。由被吐槽到受追捧,砳砳以其不凡經歷告訴人們:隻要放鬆心態辦賽,隻要做好青春文章,回報會遠遠超乎預期。

  不被過時的經驗捆綁,不被表面的浮華迷惑,不妄下結論斷章取義,不固執己見偏安一隅,順應潮流發展,遵循規律開拓,這或許就是由冷轉熱的南京青奧會帶給中國體育如何做到由大轉強的啟示。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5日 23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