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青奧,時間會沖淡一些記憶,時間也會讓一些印記更為清晰。留給人生,留給未來的,正是奧林匹克的生生不息
南京青奧會曲終人散。留在人們印象中的,既有開閉幕式那樣盛大絢爛的場景,也有眾多值得回味的細小之處。比如,“自拍”這個因社交媒體而興盛的個體行為,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帶入庄重的開幕式現場,並一發而不可收,成為青奧會上隨處可見的招牌動作。如果說教育是青奧會的核心理念之一,那麼,以一種年輕人感到輕鬆自在的方式去實現這種理念,青奧會不遺余力。“自拍”這個小小的舉動,透露出的正是奧林匹克運動“與年輕人同行”的態度。
還有那個“呆萌感”十足的吉祥物“砳砳”,已經被各路人馬賦予了各種表情和性格,包括不少被“戲弄”的鏡頭,反而讓大伙增添了一份親近感。青奧會想方設法去“放低身段”,所希望的,其實也是去感染年輕的參與者,得到更多認同。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運動員,說起來還是一群“半大孩子”,他們的人生充滿著可塑性。19世紀英國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曾說:“運動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種活動。”青奧會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榮耀,同時,對競技指標的淡化,以及種種文化教育活動,又帶來更多“青春嘉年華”的感覺,讓這短短的13天,可以成為他們受益終生的片段。
如果說奧運會的關注點更多集中在那些全球頂尖的運動精英身上,青奧會則試圖探討青少年成長的路徑,以充分發掘體育之於個體成長的價值。
而這種理念的價值,對於主辦城市南京來說,也應當拉開更深遠的視角去觀照。盤點青奧會留給南京的財富有哪些,現在為時尚早。但是,從籌辦時的口號“激勵三代人”不難看出,南京希望青奧會的舉辦給這座城市帶來綿長的“化學反應”。這種“化學反應”,很大程度上將由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去實現。比如,廣受好評的志願者“小青檸”,能否將志願風氣扎根在這座城市﹔比如,大受歡迎的“體育實驗室”,青奧后仍將留存,是否會給更多孩子帶來運動的快樂。這些影響不一定立竿見影,更期待潤物無聲。
從塑造青春到塑造未來,從影響一個人到影響每個人。告別青奧,時間會沖淡一些記憶,時間也會讓一些印記更為清晰。留給人生,留給未來的,正是奧林匹克的生生不息。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9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