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體育盛會的特殊遺產(大昭評論)

2014年09月02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100多年的歷程中,有過彎路和偏頗,難就難在協調不同局部的作用,不使放大或偏廢

     

  承辦過頂級的世界體育盛會,方知還有留下遺產之說,這事始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強化於2014年南京青奧會。物質遺產看得見摸得著,只是怎樣才能使成本不菲的物質遺產發揮最大功效,仍在探討和嘗試。精神文化遺產似乎有些抽象,卻比物質財富更為經久,對體育事業發展乃至社會進步的價值更高。

  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的聚會,作為東道主,有著大大超出旁人的付出,理應有更多的收獲。中國體育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在奧運會上得到有力証明。但是,做東道主還是要接受一次奧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洗禮。不用說過去“我要比呀”的那個年代,就是跟10年前相比,國人對“參與和取勝同樣重要”的認識,以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深化,經歷本身就是寶貴財富。

  記不清從何時開始,中國體育代表團每次出征國際大型運動會,都以“爭取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為目標,凱旋時必以此標准做出總結和評價。運動成績有金牌作為硬指標,精神文明則更多由一系列“軟件”組成。南京青奧會前,沒有聽到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誓言。其實,即便參賽的都是半大孩子,青奧會也不是玩玩樂樂,而是通過在競技場上的奮力進取和賽場內外的交流溝通,展現健康活力與追求。奧林匹克運動從來沒說不要成績和錦標,但奪金不是奧運會的全部意義,也不是體育運動的全部價值。把奧運會狹義理解為競技比賽,或把青奧會狹義理解為友誼聯歡,都偏離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100多年的歷程中,確曾有過彎路和偏頗,諸如業余性和職業化、公益性和商業運作、競技性和廣泛參與等種種矛盾。任何局部都是整體的組成部分,難就難在協調不同局部的作用,不使任何一方放大或偏廢。單純作為金牌大國或是健身大國,都不能算是體育發達國家。中國在普及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教育功能方面,仍需不斷補課,對青少年來說,是最好的“補鈣”。增進肌體和精神的健康強壯,也是雙豐收。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02日 23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